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亦余心之所善兮, 。怨灵修之浩荡兮, 。 (屈原《离骚》 ) 2.将军角弓不得控, 。瀚海阑干百丈冰,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3.衔远山,吞长江, ,横无际涯; ,气象万千。 (范仲淹《岳阳楼记》 )
|
|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小题。 鹧鸪天 代人赋①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 旗②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 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 ②青旗: 酒旗, 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 1.词的上阙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 (5分) 2.词的最后两句作者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请具体分析。 (6 分)
|
|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小题。 赵璜,字廷实。少从父之官,坠江中不死。稍长,行道上,得遗金,悉还其主。登弘治三年进士,授工部主事。出为济南知府。猾吏舞文,积岁为蠹。璜择愿民教之律令,得通习者二十余人,逐吏而代之。汉庶人①牧场久籍于官,募民佃。德王府奏乞之,璜勘还之民。阅七年,政绩大著。正德初,擢顺天府丞,未上,刘瑾恶璜,坐巡抚朱钦事,逮下诏狱,除名,瑾诛,复职。寻调山东。河滩地数百里,赋流民垦而除其租。番僧乞征以充斋粮,帝许之,璜为争得免。擢工部右侍郎,总理河道。以边警改理畿辅②戎备。事定,命振顺天诸府饥,还佐部事。 世宗即位,进左侍郎,掌部事。裁宦官赐葬费及御甩监料价,革内府酒醋面局岁征铁砖价银岁巨万。嘉靖元年进尚书。刘瑾创玄明宫,糜财数十万,瑾死,奸人献为皇庄。帝即位,斥以予民,既而中旨令仍旧。璜言诏下数月而忽更,示天下不信,帝即报许。会方修仁寿、清宁宫,费不继。璜因请与石景山诸房合并斥卖以资用,可无累民,帝可之。诏营后父陈万言笫,估工值六十万,璜持之。万言诉于帝,下郎中、员外二人诏狱。璜言: “二巨无与,乞罪臣。 ”帝不听,其后论救踵至,万言不自安,再请贷。二人获释,工价亦大减。诏建玉德殿,景福、安喜二宫,璜请俟仁寿宫成,徐议其事,帝不许。顷之,以灾异申前请,帝始从之,并罢仁寿役。 璜为尚书六年,值帝初政,锐意厘剔,中官不敢挠,故得举其职,后论执不已,诸权幸嫉者众,帝意亦浸疏。璜素与秦金齐名,考察自陈,与金俱致仕。廷臣乞留,不许,驰驿给夫廪如故事。璜有干局,多智虑。事棼镨,他人相顾愕眙,璜立办,既去,人争荐之.(节选自《明史·赵璜传》 ) 【注】①汉庶人:指因叛乱被贬为庶人的汉王朱高煦。 ②畿辅:国都附近的地方。 1.对 下 列 句 子 中 划线的 词 的 解 释 , 不 正 确 的 一 项 是 ( 3分 )( )
2.以 下 各 组 句 子 中 , 全 部 表 明 赵 璜 体 恤 民 生 的 一 组 是 ( 3分 )( ) ①行道上,得遗金,悉还其主 ②德王府奏乞之,璜勘还之民 ③河滩地数百里,赋流民垦而除其租 ④璜言诏下数月而忽更,示天下不信 ⑤二臣无与,乞罪臣 ⑥璜因请与石景山诸房舍并斥卖以资用
3.下 列 对 原 文 有 关 内 容 的 概 括 和 分 析 , 不 正 确 的 一 项 是 ( 3分 )( )
4.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 (1)事定,命振顺天诸府饥,还佐部事, (5 分) (2)其后论救踵至,万言不自安,再请贷。 (5 分)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蓬勃发展的互联网不仅为我们现有社会的转型提供了基础的物质架构, 而且事实上建构了一个“超真实”的“虚拟社会”。人们通过延伸的感官以真实的情感投入积极参与到这个新社会场景的建构之中,演绎出各种新兴的网络现象,而网络围观即是其中最常见、最有影响力的一种。从本质上讲,网络围观是一种自发的网络群聚,是一种心灵参与的视觉围观,有时围观者的行为会延伸至现实世界。网络围观并不是现实围观在互联网上的简单重现,它具有如下特点: 一、虚拟性和自发性。首先,网络围观具有虚拟性。围观者没有切身的直接参与,而是以延伸的视觉和情感参与围观。然而,这种参与通常会表现出更强烈的心灵互动,因为在网络中,围观者的内心是敞开的,想法是有形可见的(通常表现为跟帖)。这种内心想法的可见性能够促成相同意见者的呼应和聚集, 进而产生内心的认同与集体感, 形成声势和舆论压力。其次,网络围观具有自发性。这种自发性首先源于有着围观基因的中国传统文化,正是这种文化基因为网络围观提供了心理营养和惯性, 使得围观 “看热闹” 成了中国的一种社会常态。此外,网络相对安全的话语表达环境也为人们自发参与围观注入了无限的热情。 二、无组织性。网络围观是以网络为平台的无组织群体聚合,通常一个事件就是吸引那些分散于各个节点的网民聚拢在一起的磁石,而这些围观者则如吸附在磁石上的铁屑,彼此孤立,互不相关。这种非组织的群聚有时也会彰显出强大的力量,其原因是这种群聚中存在的多个“心理群体”面对同一事件时,常常会表现出心理和行动的高度一致性。 三、情绪性。网络实际上为围观者提供了一个类群体场,位于这个场中的个体在心理上得到了群体的庇护,于是在网络围观中,作为个人真实情绪表现形式的肆意谩骂和苛刻嘲讽常常成为围观话语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网络围观个体的情绪性不仅会引发虚拟空间的语言暴力,有时甚至直接导致网络暴力的发生。 四、短暂性和复发性。网络围观的生命周期是由围观者决定的。一旦失去了围观者,网络围观即告终结。短暂性是流动网络与浮躁心态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必然产物。有时,被冷落的围观事件会引发大规模的后续围观。网络围观的复发性显现出网络的张力和弹性逻辑,重新排列组合的信息有时会激起网民新的兴趣,时空得以延伸,网络事件的影响深度和广度得以拓展。综观网络围观现象, 我们可以看出, 一方面, 网络围观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不容忽视。在中国法制尚不健全的当下,网络围观起到了道德维护和推进制度完善的积极作用。不仅如此, 围观中许多民间精英的评论充满智慧和才气, 既为阅读者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和理性养分,也会更大范围、 更深层面地震撼许多浅薄无知的内心。 另一方面, 网络围观也有其消极作用。围观中被围观者不仅面临隐私可能遭到暴露的危险, 而且还必须承受激烈话语带来的精神重荷。同时网络围观有时会对社会产生消极影响,大规模的围观如果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必然引起民怨的积聚而为社会的稳定埋下隐患。网络围观是一种发生于虚拟世界,并有可能延伸到现实生活中的特殊现象,我们要辩证对待,加大监管力度,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使之有益于社会和人民。 1.关于“网络围观”,下列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 分) ( )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 )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 )
|
|||||||||||||
请以“成长的滋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要求卷面工整,字迹清晰(卷面分占10分)。
|
|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相关问题。(3分) ①某县城一边无钱装红绿灯,一边却大手笔扩建城市广场。②这座贫困的县城居然有近三十多个十字路口没有红绿灯,以致大小事故经常发生,有关部门称是财政紧张。③一个对百姓安全生死都缺乏起码感同生受的地方官员,做出匪夷所思的怪事也就变得 ——县城缺钱,更缺为民谋福利的意识。 1.画线句子在表达上有误,请予修改。(写下正确句子)(1分) 答: 2.第③句有一个错别字,请予以纠正。(1分) 答: 改为 3.请补出文中横线处的成语。(1分) 答:
|
|
根据课文填出下面名篇名句的上下句。(8分,每格1分,错一字不得分) 1.恰同学少年, ;书生意气,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 ,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 。(戴望舒《雨巷》) 3.寻梦?撑一支长篙, ;满载一船星辉, 。(徐志摩《再别康桥》) 4.又前而为歌曰:“ , !”(《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
|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论语·为政第二》)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论语.为政第二》) 1.下列各项是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2.结合上面的选段,说说孔子认为怎样才算做到了孝。(3分)
|
|||||
简答题(任选一题,5分) 1.阅读下面的《巴黎圣母院》选段,根据原著内容,回答问题。 在复活节后第一个美好的星期天早晨,做个早弥撒之后,一个活生生的小东西被放在圣母院前廊左侧的一张雕花木榻上,正对着圣克利斯朵夫的巨大塑像。 这个“活生生的小东西”是谁?他为什么被放在这里?后来发生了什么故事?请简述。 2.甘果瓦为什么与埃斯梅拉达结成名义上的夫妻?婚期几年?以何种形式确定?
|
|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叙述有误的两项是( )( )(5分)
E.犯了强抢民女罪的卡西莫多,在被草草审理后,被带到广场上当众鞭笞。跪在烈日下代人受过的钟楼怪人口渴难熬,他向士兵和围观的人群高喊要水,回答他的却是一片戏弄和辱骂。这时,美丽的爱斯梅拉达拨开众人,把水送到加西莫多的嘴边。心中充满感激之情的卡西莫多饱含热泪,不住地说:“美……美……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