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总之,我们要拿来。 ②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 ③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 ④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⑤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
|
|||||
下面句中横线上,所填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别的且不说罢,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 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还有几位“大师”们 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 过去,叫作“发扬国光”。
|
|||||
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
|
|||||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练习。 (一)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 信钓于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 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于是信孰视之,俛出胯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节选自《淮阴侯列传》) 1.请结合原文,用现代汉语回答问题。 (1)韩信不能被推选作官吏的原因是: (2)韩信为什么常常依靠别人生活? (3)亭长之妻对韩信是什么态度?用什么方法气走了他? (4)当韩信说将来一定要报答漂母时,漂母说: (5)淮阴屠中一少年向韩信挑衅时说: (6)街市上的人为什么笑韩信?你怎么看韩信“俛出胯下,蒲伏”的行为? 2.在本文中找出两个通假字,并写出本字。 3.找出与“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句式相同的句子。 4.找出与“拜送书于庭”句式相同的句子 5.找出与“郑人有欲买履者”句式相同的句子 6.指出黑体词的含义,有活用现象也请指出。 (1)饭信( ) (2)自食( ) (3)众辱之曰( ) (4)若虽长大( ) (5)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月( )( ) (6)食时,不为具食( )( ) (7)怒,竟绝去( )竟漂数十日( ) 7.翻译“竟漂数十日”这句话。
|
|
填空。 1.本文节选自《 · 》,作者 字, ,是 时期伟大的 家、 家、 家。《史记》原名《 》,是我国第一部 体,全书共 篇,包括 、 、 、 、 ,记载了从 到太初四年约 年的历史。鲁迅先生曾赞誉《史记》为 。 2.请在本文中找出五个至今仍常用的成语或熟语:
|
|
请给下列各句补出省略的成分,并写出具体内容。 1.( )固请( ) 2.相如闻( )不忍与( )会 3.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 4.请奉盆缶( )秦王 5.( )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6.今君乃亡( )赵走( )燕
|
|
文言文中常见的特殊句式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词结构后置句等。请指出下列各句属何种句式。 1.求人可使报秦者( ) 2.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 3.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 4.大王见臣列观( ) 5.徒见欺( ) 6.以勇气闻于诸侯( ) 7.何以知之( ) 8.而君幸于赵王( ) 9.且相如素贱人( ) 10.马之千里者( ) 11.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
|
|
请在下列各句中活用的词下画一横线,并在括号内标出由何类词活用为何类词。 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动→名) 1.秦璧西入秦( ) 2.秦御史前书曰( ) 3.且庸人尚羞之( ) 4.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 5.归璧于赵( ) 6.怒发上冲冠( ) 7.特以诈为予赵城( )
|
|
计:1.计未定( ) 2.廉颇蔺相如计曰( ) 3.可计日以待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