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小题。

呜呼!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为?所求乎为臣,主辱,臣死有馀僇;所求乎为子,以父母之遗体行殆,而死有余责。将请罪于君,君不许;请罪于母,母不许。请罪于先人之墓;生无以救国难,死犹为厉鬼以击贼,义也;赖天之灵,宗庙之福,修我戈矛,从王于师,以为前驱,雪九庙之耻,复高祖之业,所谓誓不与贼俱生,所谓鞠躬尽力,死而后已,亦义也。嗟夫!若予者,将无往而不得死所矣。向也使予委骨于草莽,予虽浩然无所愧怍,然微以自文于君亲,君亲其谓予何!诚不自意返吾衣冠,重见日月,使旦夕得正丘首,复何憾哉!复何憾哉!

1.对下列划线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以父母之遗体行     (危险)

B 我戈矛,从王于师   (整治)

C 向也使予骨于草莽   (交付)

D 然微以自于君亲     (写文章献给)

2.下列各句句读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 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为

B 请罪/于先人之墓,生无/以救国难

C 向也/使予委骨/于草莽

D 诚不/自意/返吾衣冠

3.下列对文段的分析和概括有误的一项是( )

A 本段议论是在前文叙事的基础上展开的,充分表达了作者对南宋王朝暗淡前景的担忧以及自己“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的决心。

B 作者的报国之志在文中被表达成“终君”之义,认为只要能“重见日月”就死而无憾了,这体现了特定历史条件下作者真实的思想境界。

C 文中引用《出师表》中的句子,意在表明自己有当年诸葛亮兴复汉室那样为国竭忠尽力的崇高志向。

D 本段正面阐述了作者的报国之志,说明了自己九死一生、侥幸活下来的意义之所在。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为?

(2)予虽浩然无所愧怍,然微以自文于君亲,君亲其谓予何!

 

下列各句划线词语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变姓名,诡踪迹,行露宿

A.国事至此,予不得

B.北虽敬,实则愤怒

C.至海陵,高沙,常恐无辜死

D.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予志焉

 

下列各句句式与其他各项不同的一项是( )

A.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

B.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约以连兵大举

C.行城子河,出入乱石中

D.请罪于母,母不许

 

下列划线词语的含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

B.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

C.以父母之遗体行殆

D.如高沙,常恐无辜

 

下列划线词语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予自不得脱何不改乎此

B.夜则兵围所寓所翌日,资政殿学士行

C.使遇哨,无不死秦王酒,终不能加胜于赵

D.然以自文于君亲斯人,吾谁与归

 

下列划线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荟(cuì)(jìn)绅(shū)祸(yì)日

B.(jǜ)然羁(mí)(gòu)病造(yì)

C.(dǐ)毁庶(jǐ)(qiǘ)长(páng)徨

D.愧(zuò)自(jǐng)巡(jiào)(xí)文

 

(二)

譬如罢,我们之中的一个穷青年,因为祖上的阴功(姑且让我这么说说罢),得了一所大宅子,且不问他是骗来的,抢来的,或合法继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那么,怎么办呢?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但是,如果反对这宅子的旧主人,怕给他的东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进门,是孱头;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则是昏蛋。不过因为原是羡慕这宅子的旧主人的,而这回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那当然更是废物。“拿来主义”者是全不这样的。

他占有,挑选。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示其“平民化”,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吃掉,只是不用它来宴大宾;看见鸦片,也不当众摔在毛厕里,以见其彻底革命,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                                                      炮枪和烟灯,       形式和印度、波斯、阿剌伯的烟具都不同,确可以算是一种国粹,                                背着周游世界,一定会有人看,       我想,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还有一群姨太太,也大可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要不然,“拿来主义”怕未免有些危机。 

1.依次填入上段中划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 虽然 但是 所以

B.只有 虽然 倘使 但

C.虽然 但是 只要 但

D.只有 因为 所以 因此

2.“只不用它来宴大宾”的意思是                                                 

3. “大宅子”比喻                           “鱼翅”比喻                    

“烟枪和烟灯”比喻                           “姨太太”比喻                   

4.对于“鸦片”,采用不同于“鱼翅”“烟枪和烟灯”的态度,是因为“鸦片”        

                              。          

 

阅读理解

(一)

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中国也不是,虽然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但是,几百年之后呢?几百年之后,②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③或上天堂,④或落了地狱,⑤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⑥所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

1.鲁迅先生为什么说“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

答:                                                                   

2.作者将“尼采”“发了疯”和“中国也不是”放在一起,批判“送去主义”,“尼采”和“中国”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答:                                                                   

3.对划线复句的第一层次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4.对“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形象的议论,不属于比喻的范畴。

B.用比喻来描述亡国奴之悲惨和可怜,不构成比喻论证。

C.用比喻来说明沦为亡国奴之悲惨和可怜。

D.既有形象的议论,又有比喻的成分,属比喻论证

 

对“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要具备聪明的头脑、敏锐的观察力,才能拿来自己需要的好东西。

B.只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的思想和方法,才不会被表面现象所迷惑,才能拿来真正有价值的东西。

C.要发挥每个人的聪明才智,要心明眼亮,要自己去拿,而不要别人送来。

D.只要运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脑筋”,放出历史唯物主义和辨证唯物主义的“眼光”,才能具有实行“拿来主义”的胆识。

 

引号的用法,主要有以下四种:

A.引用

B.强调

C.讽刺或否定

D.特定称谓,下面几句话,分别属于哪一种:

①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做“发扬国光”(     )

②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推进“象征主义”,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道。(     )

③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    )

 

共359704条记录 当前(31470/35971) 首页 上一页 31465 31466 31467 31468 31469 31470 31471 31472 31473 31474 31475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