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题

与原文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少顷,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B.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不知其所止

C. 知不可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D.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对下列各句加点词活用情况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江陵,顺流而东也  ②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鱼虾而友麋鹿      ④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A. ①和②不同   ③和④相同    B. ①和②相同   ③和④不同

C. ①和③相同   ②和④相同    D. ①和④不同   ②和③不同

 

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B.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C.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D.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①取无禁,用之不竭             ②渺沧海一粟

B. 声呜呜然                     ②何为然也

C. ①苏子与客泛舟,游绝壁之下     ②寄蜉蝣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D. ①浩浩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②客亦知夫水与月

 

下列四项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B.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C. 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D. 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下列四项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举酒(引申为劝酒)客          (任凭)一苇之所如

B. 苏子(忧愁凄怆)然             正襟(危险)坐

C. (使……跳舞)幽壑之潜蛟       (使……哭泣)孤舟之嫠妇

D. 则天地(竟,简直)不能以一瞬   相(交错)枕藉乎舟中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 (xū)之秋    歌窈(tiǎo)之章  飘飘乎如(yí)世独立

B. 倚歌而(hè)之  桂(zhào)兮兰桨  击空明兮(sù)流光

C. 苏子(qiǎo)然  正(jīn )危坐    泣孤舟之(lí)妇

D. 余音袅(niǎo)山川相(liáo)    是造物者之无尽(cáng)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杏花书屋记

归有光

杏花书屋,余友周孺允所读书之室也。孺允自言其先大夫玉岩公为御史,谪沅、湘时,尝梦居一室,室旁杏花烂漫,诸子读书其间,声琅然出户外。嘉靖初,起官陟宪使,乃从故居迁县之东门,今所居宅是也。公指其后隙地谓允曰:“他日当建一室,名之为杏花书屋,以志吾梦云。”

公后迁南京刑部右侍郎,不及归而没金陵。孺允兄弟数见侵侮,不免有风雨飘摇之患。如是数年,始获安居。至嘉靖二十年,孺允葺公所居堂,因园中构屋五楹,贮书万卷,以公所命名,之楣间,周环以花果竹木。方春时,杏花粲发,恍如公昔年梦中矣。而回思洞庭木叶、芳洲杜若之间,可谓觉之所见者妄,而梦之所为者实矣。登其堂,思其人,能不慨然矣乎!

昔唐人重进士科,士方登第时,则长安杏花盛开,故杏园之宴,以为盛事。今世试进士,亦当杏花时,而士之得第,多以梦见此花为前兆。此世俗不忘荣名者为然。公以言事天子,间关岭海十余年,所谓铁心石肠,于富贵之念,灰灭尽矣。乃复以科名望其子孙。盖古昔君子,爱其国家,不独尽瘁其躬而已。至于其后,犹冀其世世享德,而宣力于无穷也。夫公之所以为心者如此。

今去公之殁,曾几何时,向之所与同进者,一时富贵翕赫,其后有不知所在者。孺允兄弟虽蠖屈时,而人方望其大用。而诸孙皆秀发,可以知《诗》《书》之泽也。《诗》曰:“自今以始,岁其有;君子有谷,贻孙子。于胥乐兮!”吾于周氏见之矣。

(选自《震川先生集》,有删改)

【注】①洞庭木叶:语出屈原《九歌·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②芳洲杜若:语出屈原《九歌·湘君》“采芳洲兮杜若”。

1.对下列句子中画线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余友周孺允所构读书之室也     构:建造

B. 揭之楣间                     揭:张贴,悬挂

C. 周环艺以花果竹木             艺:装饰

D. 公以言事忤天子               忤:触犯

2.下列句子中“于”字的意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不及归而没金陵

B. 孺允兄弟虽蠖屈

C. 此世俗不忘荣名者为然

D. 园中构屋五楹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孺允兄弟数见侵侮,不免有风雨飘摇之患。

(2)今去公之殁,曾几何时,向之所与同进者,一时富贵翕赫,其后有不知所在者。

4.请简要概括作者借杏花书屋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亡儿曾羽孙圹志

归有光

呜呼!余生七年,先妣为聘定先妻。一年而先妣弃余。余晚婚,初举吾女,每谈先妣时事,辄夫妇相对泣。又三年生吾儿,先妻时已病,然甚喜。临死之夕,数言二儿,时时戟二指以示余,可痛也。

时吾儿生甫三月,日夜望其长成。至于今十有六年,见吾儿丰神秀异,已能读父作书,常自喜先妻为不死矣。而先妣晚年之志,先妻垂绝之言,可以慰也。不意余之不慈不孝延祸于吾儿,使吾祖、吾父垂白哭吾儿也。

吾儿之亡,家人大小,哭尽哀。今母之党,皆哭之愈于亲甥。其与之者,相聚而哭。其性仁孝,见父母若诸母,尚有乳哺之色。慈爱于人,多大人长者之言。故其死莫不哀。

一日,余与学者说书退食,方念诸子天寒日已西尚未午飧,使人视之,则儿已白母为具食矣。洞庭有来学,贫甚,余馆之,儿时造其室视食饮,殷勤慰藉,其人为之感泣。余与妻兄市宅,已雠而求不已。儿每从容言:“舅舍大宅而居小宅,可念,吾父终当恤之,他勿论也。”余误笞一人,儿前力争之;余初不省而后悔。笞者闻儿死,为之大哭。余穷于世久矣,方图闭门教儿子;儿能解吾意,对之口不言而心自喜,独以此自娱。而天又夺之如此,余亦何辜天耶!

岁之十二月,余病畏寒,不能早起,日令儿在卧榻前诵《离骚》,音声琅然,犹在吾耳也。会外氏之丧,儿有目疾,不欲行,强之而后行。盖以己酉往,甲子死也。前死二日,余往视之。儿见余夜坐,犹曰:“大人不任劳,勿吾故不睡也。”曰:“吾母勿哭我;吾母羸弱,今三哭我矣。”又数言:“亟携我还家!”余谓:“汝病,不可动。”即颦蹙甚苦。盖不听儿言,欲以望儿之生也;死于外氏,非其志也。

呜呼!孰无父母妻子!余方孺慕,天夺吾母;知有室家,而余妻死;吾儿几成矣,而又亡。天之毒于余,何其痛耶!吾儿之孝友聪明与其命相,皆不当死。三月而丧母,十六而弃余。天之于吾儿,何酷耶!

(有删改)

【注】①圹(kuàng)志:墓志。②戟二指:伸出或竖起食指和中指,其形似戟。③今母之党:归有光继室王氏一方的亲属。④若:和。诸母:婶母。⑤说书:讲说书中句意大旨。⑥外氏之丧:外祖父家里有丧事。

1.对下列句子中画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先妻垂绝之言,可以慰也     少:略微

B. 其与之者,相聚而哭         游:游玩

C. 家人大小,哭尽哀           无:无论

D. 已雠而求不已               直:同“值”

2.下列各组句子中画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 洞庭有来学,贫甚       得不焚,殆有神护

B. 天之于吾儿,何酷耶    还也

C. 余亦何辜天耶           其制稍异

D. 吾故不睡也           且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

3.下列句子中,都能表现归有光亡儿“孝友”的一组是(    )

①见吾儿丰神秀异,已能读父作书   

②见父母若诸母,尚有乳哺之色   

③使人视之,则儿已白母为具食矣   

④余误笞一人,儿前力争之   

⑤儿能解吾意,对之口不言而心自喜   

⑥大人不任劳,勿以吾故不睡也

A. ①②⑥    B. ③④⑤    C. ②③⑥    D. ③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是归有光为儿子曾羽孙所写的墓志铭,曾羽孙是归有光的原配所生。曾羽孙出生三个月后,其母亲就亡故;又十六年,曾羽孙也撒手人寰。

B. 曾羽孙仁孝慈爱,因此,在他死后,家人、亲戚、朋友,无论是年龄大的,还是年龄小的,都恸哭异常,就连前来向归有光求学的洞庭人也为之哭泣,表达哀痛之情。

C. 曾羽孙聪颖,能领悟父亲归有光望子成龙、光复家业的心意;而归有光盼儿病愈心切,没能领会儿子屡次表达的那种想被带回家、不想死在他乡的心愿。

D. 善于从日常生活琐事中挖掘出有情感价值的材料,是归有光文章的一大特色。本文于娓娓叙述之中饱含伤感之情,简短议论之中充满切肤之痛,读来令人心碎。

5.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方念诸子天寒日已西尚未午飧,使人视之,则儿已白母为具食矣。

(2)儿时造其室视食饮,殷勤慰藉,其人为之感泣。

(3)余病畏寒,不能早起,日令儿在卧榻前诵《离骚》,音声琅然,犹在吾耳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先妣事略

归有光

先妣周孺人,弘治元年二月十一日生。年十六,来。逾年,生女淑静。淑静者,大姊也。期而生有光;又期而生女子,殇一人,期而不育者一人;又逾年,生有尚,妊十二月;逾年,生淑顺;一岁,又生有功。孺人数颦蹙顾诸婢曰:“吾为多子苦。”老妪杯水盛二螺进,曰:“饮此,后妊不数矣。”孺人举之尽,不能言。正德八年五月二十三日,孺人卒。诸儿见家人泣,则随之泣,然犹以为母寝也,伤哉!于是家人延画工画,出二子,命之曰:“鼻以上画有光,鼻以下画大姊。”以二子肖母也。

孺人不忧米盐,乃劳苦若不谋夕。冬月垆火炭屑,使婢子为团,累累暴阶下。室弃物,家无闲人。儿女大者攀衣,小者乳抱,手中纫缀不辍,户内洒然僮奴有恩,虽至棰楚,皆不忍有后言。吴家桥岁致鱼蟹饼饵,率人人得食。家中人闻吴家桥人至,皆喜。

有光七岁与从兄有嘉入学每阴风细雨从兄辄留有光意恋恋不得留也。孺人中夜觉寝,促有光暗诵《孝经》,即熟读无一字龃龉,乃喜。

孺人死十一年,大姊归王三接,孺人所许聘者也。十二年,有光补学官弟子,十六年而有妇,孺人所聘者也。期而抱女,抚爱之,益念孺人,中夜与其妇泣,追惟一二,仿佛如昨,余则茫然矣。世乃有无母人,天乎!痛哉!

(选自《震川先生集》,有删改)

【注】①孺人:大夫的妻的封号,明代为七品官之母或妻的封号。 ②若不谋夕:好像不能知道晚上会变成什么样子或发生什么情况,指好像形势危急,难以预料。③洒然:整齐貌。 ④吴家桥:作者外祖家。

1.对下列句子中画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年十六,来       归:女子出嫁

B. 不能言           喑:哑,不能说话

C. 弃物           靡:无

D. 僮奴有恩         遇:遇到

2.对下列两组词语中画线词的意义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世乃有无母人            ②辍耕垄上

③老妪杯水盛二螺进        ④垣墙周庭,当南日

A. 两个“之”相同,两个“以”也相同。

B. 两个“之”不同,两个“以”相同。

C. 两个“之”相同,两个“以”不同。

D. 两个“之”不同,两个“以”也不同。

3.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有光七岁/与从兄有嘉入学/每阴风细雨/从兄辄留有光/意恋恋/不得留也。

B. 有光七岁/与从兄有嘉入学/每阴风细雨/从兄辄留/有光意恋恋/不得留也。

C. 有光七岁与从兄有嘉/入学/每阴风细雨/从兄辄留有光/意恋恋/不得留也。

D. 有光七岁/与从兄有嘉入学/每阴风细雨从兄/辄留有光/意恋恋/不得留也。

4.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期而抱女,抚爱之,益念孺人,中夜与其妇泣,追惟一二,仿佛如昨,余则茫然矣。

 

共359704条记录 当前(13208/35971) 首页 上一页 13203 13204 13205 13206 13207 13208 13209 13210 13211 13212 13213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