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瑟福依据α粒子散射实验中α粒子发生了 (选填“大”或“小”)角度散射现象,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若用动能为1MeV的α粒子轰击金箔,则其速度约为 m/s.(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均为1.67×10-27kg,1MeV=1×106eV) | |
两个物体A、B的质量分别为m1、m2,并排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用同向水平拉力F1、F2分别作用于物体A和B上,分别作用一段时间后撤去,两物体各自滑行一段距离后停止下来.设两物体与水平地面的动摩擦因素分别为μ1、μ2,两物体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分别如图中图线a、b所示.已知拉力F1、F2分别撤去后,物体做减速运动过程的速度-时间图线彼此平行(相关数据已在图中标出).由图中信息可以得出( )![]() A.μ1=μ2=0.1 B.若m1=m2,则力F1对物体A所做的功较多 C.若F1=F2,则m1小于m2 D.若m1=m2,则力F1的最大瞬时功率一定是力F2的最大瞬时功率的2倍 |
|
如图所示,固定在同一水平面内的两根平行长直金属导轨的间距为L,其右端接有阻值为R的电阻,整个装置处在竖直向上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的匀强磁场中.一根质量为m(质量分布均匀)的导体杆ab垂直于导轨放置,且与两导轨保持良好接触,杆与导轨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杆在水平向左、垂直于杆的恒力F作用下从静止开始沿导轨运动距离d时,速度恰好达到最大(运动过程中杆始终与导轨保持垂直).设杆接入电路的电阻为r,导轨电阻不计,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此过程( )![]() A.杆的速度最大值为 ![]() B.流过电阻R的电量为 ![]() C.恒力F做的功与摩擦力做的功之和等于杆动能的变化量 D.恒力F做的功与安培力做的功之和大于杆动能的变化量 |
|
![]() A.电压表的示数始终小于U B.电流表的示数始终大于I C.电压表的示数先增大后减小 D.电流表的示数先减小后增大 |
|
![]() A.给气缸缓慢加热 B.取走几个钢球 C.大气压变小 D.让整个装置自由下落 |
|
质量为2kg的物体,放在动摩擦因数为μ=0.1的水平面上,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拉力做的功W和物体发生的位移x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g=10m/s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此物体在AB段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且整个过程中拉力的最大功率为15W B.此物体在AB段做匀速直线运动,且整个过程中拉力的最大功率为6W C.此物体在AB段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且整个过程中拉力的最大功率为6W D.此物体在AB段做匀速直线运动,且整个过程中拉力的最大功率为15W |
|
如图,两个垂直纸面的匀强磁场方向相反,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均为B,磁场区域的宽度均为2a,一个直径为2a的导线圆环从图示位置沿x轴正方向匀速穿过两磁场区域,以逆时针方向为电流的正方向,则感应电流I与导线圆环移动距离x的关系图象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
近年来有一种测g值的方法叫“对称自由下落法”:将真空长直管沿竖直方向放置,自其中O点向上抛小球又落至原处的时间为T2在小球运动过程中经过比O点高H的P点,小球离开P点至又回到P点所用的时间为T1,测得T1、T2和H,可求得g等于( ) A. ![]() B. ![]() C. ![]() D. ![]() |
|
![]() A.粒子一定带正电荷 B.电场力一定对粒子做负功 C.粒子在b点的电势一定高于a点的电势 D.粒子在b点的加速度一定小于在a点的加速度 |
|
一列平面机械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某一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其中质点P、S跟质点Q、R的振动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由图可知( )![]() A.质点P和S的振动位移大小和方向总相同 B.质点P和Q的振动位移大小总相同、方向总相反 C.质点P和S振动相同时间,向前传播的距离相等 D.质点P和R的振动速度大小总相同、方向总相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