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电路,A、B间电压恒为3.2V,3个电阻的阻值均为4Ω,电容器的电容为30μF,电流表为理想电流表,那么,电路稳定时电容器所带的电量、电流表的读数分别是( )![]() A.9.6×10─5C,0.8A B.0,0.8A C.9.6×10─5C,1A D.1.2×10─4C,0.8A |
|
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的A、B两绝缘小物块放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其中B带正电q而A不带电,它们一起沿绝缘水平面以某一速度匀速运动.现突然使B带电量消失,同时A带上正电q,则A、B的运动状态可能为( ) ①一起匀速运动 ②一起加速运动 ③A匀加速,B匀减速 ④A匀加速,B匀速.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
如图为一匀强电场,某带电粒子从A点运动到B点.在这一运动过程中克服重力做的功为2.0J,电场力做的功为1.5J.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粒子在A点和B点时的动能和电势能之和相等 B.粒子在A点的电势能比在B点少1.5J C.粒子在A点的动能比在B点少0.5J D.粒子在A点的机械能比在B点少1.5J |
|
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号”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如图所示为嫦娥一号、二号卫星先后绕月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示意图,“嫦娥一号”在轨道I上运行,距月球表面高度为200km;“嫦娥二号”在轨道II上运行,距月球表面高度为100km.根据以上信息可知( )![]() A.“嫦娥二号”的运行速率小于“嫦娥一号”的运行速率 B.“嫦娥二号”的运行周期大于“嫦娥一号”的运行周期 C.“嫦娥二号”的向心加速度大于“嫦娥一号”的向心加速度 D.“嫦娥二号”和“嫦娥一号”在轨道上运行时,所携带的仪器都处于完全失重状态,不受重力作用 |
|
甲、乙两船在同一条河流中同时开始渡河,河宽为H,河水流速为v,船在静水中速度均为v,出发时两船相距![]() ①甲、乙两船到达对岸的时间不相等 ②v=2v ③两船可能在未到达对岸前相遇 ④甲船也恰好能到达河对岸的A点.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
![]() ①小车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 ②小车运动的最大速度约为0.8m/s ③小车的最大位移是0.8m ④小车做曲线运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
如图所示是用以说明向心力和质量、半径之间关系的仪器,球p和q可以在光滑杆上无摩擦地滑动,两球之间用一条轻绳连接,mp=2mq,当整个装置以ω匀速旋转时,两球离转轴的距离保持不变,则此时( )![]() A.两球均受到重力、支持力和向心力三个力的作用 B.p球受到的向心力大于q球受到的向心力 C.rp一定等于 ![]() D.当ω增大时,p球将向外运动 |
|
老山自行车赛场采用的是250米赛道,赛道宽度为7.5米.赛道形如马鞍形,由直线段、过渡曲线段以及圆弧段组成,按2003年国际自盟UCI赛道标准的要求,其直线段倾角为13°,圆弧段倾角为45°,过渡曲线段由13°向45°过渡.假设运动员在赛道上的速率不变,则下列说法中一定错误的是( ) A.在直线段赛道上自行车运动员处于平衡状态 B.在圆弧段赛道上自行车运动员的加速度不变 C.在直线段赛道上自行车受到沿赛道平面向上的摩擦力 D.在圆弧段赛道上的自行车可能不受沿赛道平面向上的摩擦力作用 |
|
如图所示,倾斜角度为37的斜面,由AB和BC两部分组成.其中AB部分光滑,长为 0.75m;BC部分粗糙,长为1.25m.物块(可看成质点)P从A点由静止释放,结果物块P在AB部分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大小为6m/s2;在BC部分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m/s2,求: (1)物块P运动至斜面C时的速度大小; (2)物块P在斜面上运动的总时间. ![]() |
|
以72km/h的速度行驶的汽车,关闭发动机后,开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当速度减为36km/h时,通过的位移为30m,求: (1)汽车关闭发动机后的加速度; (2)汽车关闭发动机后5s内通过的路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