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沿直线运动的物体位移和路程是相等的 B.质点沿不同的路径由A到B,路程可能不同而位移一定相同 C.质点通过一段路程,其位移可能为零 D.质点运动的位移的大小可能大于路程 |
|
一个小球从距地面4m高处落下,被地面弹回,在距离地面1m高处被接住,坐标原点定在抛出点正下方2m处,向下方向为坐标轴的正方向,则小球的抛出点、落地点、接住点的位置坐标分别是( ) A.2m,-2m,-1m B.-2m,2m,1m C.4m,0,1m D.-4m,0,-1m |
|
两列火车平行地停在一站台上,过了一会,甲车内的乘客发现窗外树木在向西移动,乙车内的乘客发现甲车没有动,如以地面为参考系,上述事实说明( ) A.甲车向东移动,乙车不动 B.乙车向东运动,甲车不动 C.甲车向东运动,乙车向西运动 D.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向东运动 |
|
关于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研究参加公路自行车计时赛的成绩时运动员可以看成质点 B.研究教室里吊扇的运动情况,吊扇可以看成质点 C.研究从北京开往上海的一列火车的运行速度,火车可以看成质点 D.研究地球上昼夜交替原因时,地球可以看成质点 |
|
一水平的浅色长传送带上放置一煤块(可视为质点),煤块与传送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初始时,传送带与煤块都是静止的,现让传送带以恒定的加速度a开始运动,当其速度到达v后,便以此速度做匀速运动.经过一段时间,煤块在传送带上留下了一段黑色痕迹后,相对于传送带不再滑动,求:(g已知) (1)煤块刚开始运动时加速度的大小______;______ (2)______煤块______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时间______;______ (3)黑色痕迹的长度.______(a-μg)2μag |
|
一质点以v=2m/s的初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2秒未速度变为v2=4m/s,求:(1)物体的加速度大小a(2)第5秒末的速度大小v5(3)第二个2秒内位移大小x. |
|
如图所示,质量为10kg的物体放在粗糙的斜面上,斜面倾角为30 时,物体恰好可以匀速下滑,求:(g=10m/s2) (1)物体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 (2)保持倾角不变,为使物体可以匀速上滑,需加多 大的沿斜面向上的推力? ![]() |
|
一小球从离地面h=5m处,以v=10m/s的初速度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g=10m/s2).求: (1)小球在空中飞行的时间是多少? (2)小球落地点离抛出点的水平距离. (3)小球落地时的速度的大小. |
|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采用如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及车中砝码的质量用M表示,盘及盘中砝码的质量用m表示,小车的加速度可由小车后拖动的纸带由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点计算出.![]() ①当M与m的大小关系满足______时,才可以认为绳对小车的拉力大小等于盘和盘中砝码的重力. ②一组同学在做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实验时,保持盘及盘中砝码的质量一定,改变车中砝码的质量,测出相应的加速度.采用图象法处理数据.为了比较容易地检查出加速度a与质量M的关系,应该做a与______的图象. ③如图B所示为甲同学根据测量数据作出的a-F图象,说明实验存在的问题是______. ④乙、丙同学用同一装置做实验,画出了各自得到的a-F图象如图C所示,两个同学做实验时的哪一个物理量取值不同,它是______. |
|
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实验中,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某次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如图所示,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五个打印点取一个点作为计数点,分别标明0,1,2,3,4.量得x1=30.0mm,x2=36.0mm,x3=42.0mm,x4=48.0mm,则小车通过点2时的速度为______m/s,小车的加速度为______m/s2(结果取两位有效数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