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首先正确认识运动和力的关系,推翻“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物理学家是( ) A.亚里士多德 B.伽利略 C.牛顿 D.爱因斯坦 |
|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内,第Ⅰ象限存在沿y轴负方向的匀强电场,第Ⅳ象限以ON为直径的半圆形区域内,存在垂直于坐标平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的粒子,从y轴正半轴上y=h处的M点,以速度v垂直于y轴射入电场,经x轴上x=2h处的P点进入磁场,最后以垂直于y轴的方向射出磁场.不计粒子重力.求 (1)电场强度大小E; (2)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轨道半径r; (3)粒子从进入电场到离开磁场经历的总时间t. ![]() |
|
如图所示,摩托车做特技表演时,以v=10.0m/s的初速度冲向高台,然后从高台水平飞出.若摩托车冲向高台的过程中以P=4.0kW的额定功率行驶,冲到高台上所用时间t=3.0s,人和车的总质量m=1.8×102kg,台高h=5.0m,摩托车的落地点到高台的水平距离x=10.0m.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2.![]() 求: (1)摩托车从高台飞出到落地所用时间; (2)摩托车落地时速度的大小; (3)摩托车冲上高台过程中克服阻力所做的功. |
|
一质量为0.5kg的滑块以6m/s的初速度冲上一倾角为30°足够长的斜面,某同学利用DIS实验系统测出了滑块冲上斜面过程中多个时刻的瞬时速度,如图所示为通过计算机绘制出的滑块上滑过程的v-t图.求:(g取10m/s.) (1)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结果可用根式表示) (2)判断滑块最后能否返回斜面底端?若能返回,求出返回斜面底端时的动能:若不能返回,求出滑块在斜面上滑行的最大位移. ![]() |
|
我国高速公路对大货车、客车和小汽车的最高限速分别为90km/h、100km/h和120km/h,并要求同车道同向行驶的车辆之间最小距离为200m,以便前车遭遇意外突然停止运动时,后车有足够的距离刹车停下来,避免连环撞车.如果A、B两辆小汽车同车道同向行驶,车速均为120km/h,A车在前,B车在后,相距200m.假设当A车遭遇意外突然停止运动0.6s后,B车开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为避免碰撞,B车的加速度至少为多大?(本题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
|
一待测电阻Rx,阻值在100~200Ω之间,额定功率为0.25W.现用伏安法进一步测其阻值,可供器材有: A.电流表,量程50mA,内阻约20Ω; B.电流表,量程3A,内阻约0.1Ω; C.电压表,量程3V,内阻约10kΩ; D.滑线变阻器,阻值变化范围0~20Ω,I额=2A; E.电池组,E=12V,内阻很小; F.电键S,导线若干. (1)电流表应选用______(填表前字母代号); (2)请在答题卷上给出的方框内画出实验所用电路图; (3)请在答题卷上给出的实物图上连线,构成实验电路. ![]() |
|
小球做平抛运动的闪光照片的一部分如图所示.图中每个小方格边长为1.09cm,闪光的快慢为每秒30次.根据此图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小球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______m/s,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______m/s2.(本题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
|
![]() A. ![]() B. ![]() C.1T D. ![]() |
|
![]()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
|
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是由它们的重量决定的,重物比轻物落得快.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的沦断表示了怀疑.他认为,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论断,一块大石头的下落速度为8,小石头的下落速度为4,当我们把两块石头捆在一起时,大石头会被小石头拖着而减慢,结果整个系统的下落速度应该小于8;但两块石头捆在一起,总的重量比大石头还要重,因此整个系统下落的速度要比8还大.这样,就从“重物比轻物落得快”的前提推断出了互相矛盾的结论,这使亚里士多德的理论陷入了困境.在这里,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论断的否定过程所运用的最主要的一种物理思维方法是( ) A.分析与综合 B.比较与分类 C.抽象与概括 D.科学推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