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图所示,空间存在足够大、正交的匀强电、磁场,电场强度为E、方向竖直向下,磁感应强度为B、方向垂直纸面向里。从电、磁场中某点P由静止释放一个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粒子(粒子受到的重力忽略不计),其运动轨迹如图虚线所示。对于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下落的最大高度H,下面给出了四个表达式,用你已有的知识计算可能会有困难,但你可以用学过的知识对下面的四个选项做出判断。你认为正确的是( )
A.
|
|
|
目前,在地球周围有许多人造地球卫星绕着它运转,其中一些卫星的轨道可近似为圆,且轨道半径逐渐变小。若卫星在轨道半径逐渐变小的过程中,只受到地球引力和稀薄气体阻力的作用,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由于地球引力做正功,引力势能一定减小 B.卫星克服气体阻力做的功小于引力势能的减小 C.卫星的动能逐渐减小 D.气体阻力做负功,地球引力做正功,但机械能减小
|
|
|
物理学中,科学家处理物理问题用到了多种思想与方法,根据你对物理学的学习,关于科学家的思想和贡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重心和交变电流有效值等概念的建立都体现了等效替代的思想 B.用质点来代替实际物体是采用了理想化模型的方法 C.奥斯特通过实验观察到电流的磁效应,揭示了电和磁之间存在联系 D.牛顿首次提出“提出假说,数学推理,实验验证,合理外推”的科学推理方法
|
|
|
如图所示,质量.M=4kg的滑板曰静止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其右端固定一根轻质弹簧。弹簧的自由端C到滑板左端的距离L=0.5 m,这段滑板与木块彳(可视为质点)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而弹簧自由端C到弹簧固定端D所对应的滑板上表面光滑.小木块以速度v0=10 m/s由滑板左端开始沿滑板a表面向右运动.已知木块a的质量m=l kg,g取10m/s2.求: ①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木块A的速度; ②木块A压缩弹簧过程中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
|
|
|
一单色光照到某金属表面时,有光电子从金属表面逸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选对1个给3分,选对2个给4分,选对3个给6分。每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无论增大入射光的频率还是增加入射光的强度,金属的逸出功都不变 B.只延长入射光照射时间,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将增加 C.只增大入射光的频率,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将增大 D.只增大入射光的频率,光电子逸出所经历的时间将缩短 E.只增大入射光的强度,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目将增多
|
|
|
平行光束O垂直射向一半径为尺的玻璃半球的平面,其截面如图所示,发现只有P、Q之间所对圆心角为600的球面上有光射出.求: ①玻璃球对光的折射率为多少. ②若仅将a平行光换成b平行光,测得有光射出的范围增大300,则b光在玻璃球中的传播速度为多少(c=3x108m/s).
|
|
|
如图所示,实线与虚线分别表示振幅(A)、频率均相同的两列波的波峰和波谷。此刻,M是波峰与波峰相遇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选对1个给3分,选对2个给4分,选对3个给6分。每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该时刻质点O正处于平衡位置 B.P、N两质点始终处在平衡位置 C.随着时间的推移,质点M将向O点处移动 D.从该时刻起,经过四分之一周期,质点M到达平衡位置,此时位移为零、 E.OM连线中点是振动加强的点,其振幅为2A
|
|
|
若一个空的教室地面面积为15 m2,高3 m,该房间空气温度为27℃.(已知大气压P=l×105Pa) ①则该房间的空气在标准状况下占的体积V=? ②设想该房间的空气从27℃等压降温到0℃,由W=p0△V计算外界对这些空气做的功为多少?若同时这些空气放出热量5×105J,求这些空气的内能变化了多少?
|
|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选对1个给3分,选对2个给4分,选对3个给6分。每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液体表面层分子间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距离,故液体表面存在张力 B.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小颗粒会不停的做无规则的运动,这种运动是分子热运动 C.把很多小的单晶体放在一起,就变成了非晶体 D.第二类永动机没有违反能量守恒定律 E.绝对零度不可达到
|
|
|
如图所示,在xOy平面内,紧挨着的三个“柳叶”形有界区域①②③内(含边界上)有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它们的边界都是半径为a的l/4圆,每个1/4圆的端点处的切线要么与x轴平行、要么与y轴平行.①区域的下端恰在O点,①②区域在A点平滑连接、②③区域在C点平滑连接:大量质量均为m,电荷量均为q的带正电的粒子依次从坐标原点。以相同的速率、各种不同的方向射入第一象限内(含沿x’轴、y轴方向),它们只要在磁场中运动,轨道半径就都为a,在y≤—a的区域,存在场强为E的沿一x方向的匀强电场.整个装置在真空中.不计粒子重力、不计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求: (1)粒子从O点出射时的速率v0; (2)这群粒子中,从P点射出至运动到x轴上的最长时间; (3)这群粒子到达y轴上的区域范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