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图所示,质量为2m的小滑块P和质量为m的小滑块Q都视作质点,与轻质弹簧相连的Q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P以某一初速度v向Q运动并与弹簧发生碰撞,问: ①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时,P、Q的速度各为多大? ②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是多少?
|
|
|
氢原子的能级如图所示。有一群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若原子从n=4向n=2跃迁时所发出的光正好使某种金属产生光电效应,则:
①这群氢原子发出的光中共有 种频率的光能使该金属产生光电效应; ②从n=4向n=1跃迁时发出的光照射该金属,所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 eV。
|
|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子的衍射现象说明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 B.裂变物质体积小于临界体积时,链式反应不能进行 C.原子核内部一个质子转化成一个中子时,会同时释放出一个电子 D.235U的半衰期约为7亿年,随地球环境的变化,半衰期可能变短
|
|
|
如图所示,一透明介质制成的直角三棱镜,顶角∠A=30°,一束光由真空垂直射向AC面,经AB面射出后的光线偏离原来方向15°。已知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求: ①该介质对光的折射率; ②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
|
|
如图所示,S1、S2是两个相干波源,它们振动同步且振幅相同。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某一时刻两列波的波峰和波谷。a、b、c、d四点中振动减弱的点为 ,经四分之一周期,不在平衡位置的点为 。
|
|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简谐运动为匀变速直线运动 B.受迫振动的周期取决于驱动力的周期 C.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是因为声波波长较长,容易发生衍射现象 D.声波频率的大小取决于在某种介质中传播的速度和波长的大小
|
|
|
某压力锅结构如图所示。盖好密封锅盖,将压力阀套在出气孔上,给压力锅加热。 ①在压力阀被顶起前,停止加热。若此时锅内气体的体积为V、摩尔体积为V0,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计算锅内气体的分子数。 ②在压力阀被顶起后,停止加热。假设放气过程中气体对外界做功为W0,并向外界释放了Q0的热量。求该过程锅内原有气体内能的变化量。
|
|
|
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被活塞密封在一容器中,活塞与容器壁间无摩擦,外界大气压强保持不变。当气体的温度升高时,气体体积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从微观角度看,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
|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空气中PM2.5的运动属于分子热运动 B.露珠成球形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 C.液晶显示屏是利用液晶的光学各向异性制成的 D.分子间相互作用力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
|
|
(10分)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小车加速度与合外力的关系。图中小车A左端连接一纸带并穿过打点计时器B的限位孔,右端用一轻绳绕过滑轮系于拉力传感器C的下端,A、B置于水平放置的一端带有定滑轮的足够长的木板上。不计绳与滑轮的摩擦及滑轮的质量。实验时,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点。该同学在保证小车A质量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改变P的质量来改变小车A所受的外力,由传感器和纸带测得的拉力F和加速度a数据如下表所示。
⑴第4次实验得到的纸带如图所示,O、A、B、C和D是纸带上的五个计数点,每两个相邻点间有四个点没有画出,A、B、C、D四点到O点的距离如图。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Hz。根据纸带上数据计算出小车加速度a为 m/s2。
⑵在实验中,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满足重物P的质量远小于小车A的质量。 ⑶根据表中数据,在图示坐标系中做出小车加速度a与力F的关系图象。
⑷根据图象推测,实验操作中重要的疏漏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