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分)在互成角度的两个共点力的合成实验中,其中的三个实验步骤如下:
(1)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垫一张白纸,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另一端拴两根细线,通过细线同时用两个弹簧测力计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它与细线的结点达到某一位置O点,在白纸上记下O点的位置和两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1和F2. (2)在纸上根据F1和F2的大小,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图求出合力F. (3)只用一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拉橡皮条,使它的伸长量与两只弹簧测力计同时拉时相同,记下此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及其方向. 以上三个步骤中均有错误或疏漏: (1)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9分)(1)在一次实验中,某同学让小车沿倾斜的长木板下滑,为了探究小车的运动性质,某同学得到的一条纸带如图所示,纸带上A、B、C、D、E是按时间顺序选取的五个计数点,每相邻的两个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未画出,计时器所用的电源的频率为50Hz,用直尺量出B、C、D、E到A点的距离如图所示(单位:cm),则B点的速度大小为
(2)某同学用电火花计时器、直尺、铁架台等仪器测定重锤自由下落时的加速度,他进行了正确的实验操作,在打出的多条纸带中选取了一条纸带,并根据有关数据计算出重锤在各计数点的速度,为了减小误差,正确的方法是( ) A.根据任意两个计数点的速度,用公式 B.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t图,量出其倾角θ,由公式 C.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t图,选取图线上两个较远的点,用公式 D.由连续两段的位移差,根据公式
|
|
|
如图所示,作用于
A.力 B.力 C.力 D.
|
|
|
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
A. B. C. D.
|
|
|
某人骑自行车在平直道路上行进,图中的实线记录了自行车开始一段时间内的v-t图象,某同学为了简化计算,用虚线作近似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t1时刻,虚线反映的加速度比实际的小 B.在0~t1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平均速度比实际的大 C.在t1~ t2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位移比实际的大 D.在t3~t4时间内,虚线反映的是匀速直线运动
|
|
|
从某一高处由静止释放一粒小石子甲的同时,从同一地点竖直向上抛出另一粒小石子乙,不计空气阻力,则在它们落地之前( ) A.二者间距不变 B.二者速度差不变 C.间距与时间成正比 D.同时落地
|
|
|
如图甲所示,质量为m物块静止在粗糙的与水平面夹角为
|
|
|
用轻弹簧竖直悬挂质量为的物体,静止时弹簧伸长量为L .现用该弹簧沿斜面方向拉住质量为2
A.等干零 B.大小为 C.大小为 D. 大小为
|
|
|
如图所示,在每个选项中都有三个力,大小分别为
|
|
|
作用于同一点的两个力,大小分别为F1=10N,F2=6N,这两个力的合力F与F1的夹角为θ,则θ可能为( )
A. 90° B. 30° C. 60° D.12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