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图所示,a,b,c三根绳子完全相同,其中b绳水平,c绳下挂一重物.若使重物逐渐加重,则这三根绳子中最先断的是
A.a绳 B.b绳 C.c绳 D.无法确定
|
|
|
甲、乙两物体先后从同一地点出发,沿一条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
A.甲比乙运动快,且早出发,所以乙追不上甲 B.t=20 s时,乙追上了甲 C.在t=20 s之前,甲比乙运动快;在t=20 s之后,乙比甲运动快 D.由于乙在t=10 s时才开始运动,所以t=10 s时,甲在乙前面, 它们之间的距离为乙追上甲前的最大距离
|
|
|
如图所示为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关于这个质点在4s内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点始终向同一方向运动 B.4s内通过的路程为4m,而位移为零 C.4s末物体离出发点最远 D.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
|
|
|
一个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经过t秒落到地面,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下落全程一半时的速度与落地速度之比是1 : 2 B. 下落t /3和落地前t /3时间内的位移之比为1 : 5 C. 下落前半程与后半程的平均速度之比为1 : 1 D. 下落前半程与后半程的平均速度之比为
|
|
|
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规定向右为正方向,则该质点在前8 s内位移和路程分别为( )
A.位移大小为2m,方向向右,路程为5m B.位移大小为2m,方向向左,路程为8m C.位移大小为3m,方向向左,路程为8m D.位移大小为3m,方向向右,路程为5m
|
|
|
足球运动员常采用折返跑方式训练(如图所示),在直线跑道上每隔5m放一个空瓶,要求运动员以站立式起跑姿势站在起点“0”上,当听到“跑”的口令后,全力跑向“1”号瓶,推倒“1”号瓶后再全力跑向“2”号瓶,推倒“2”号瓶后……。运动员做变速运动时可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时加速度大小为4m/s2,减速时加速度大小为8m/s2,运动员推倒瓶子时速度为零。求运动员从开始起跑到推倒“2”号瓶所需的最短时间为多少?(运动员可看做质点,结果可以用根式表示)
|
|
|
酒后驾驶会使驾驶员的“反应时间”变长而增加安全隐患。“反应时间”指驾驶员发现情况到采取制动的时间;“反应距离”指驾驶员从发现前方出现危险情况到开始实施制动汽车行驶的距离;“制动停车距离”指驾驶员从看到危险情况到停车时的距离(假设汽车制动时的加速度大小都相同)。下表是某车驾驶测试实验的数据:
分析上述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表中x为91.0 B.汽车制动时,加速度大小为12m/s2 C.驾驶员酒后反应时间比正常情况下多1s D.若汽车以20m/s的速度行驶时,发现前方60m处有险情,酒后驾驶则不能安全停车
|
|||||||||||||||||||||||||||||||||
|
在某路口,一辆小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以速度VA向东匀速行驶,一位观光旅客正由南北从斑马线上横过马路,汽车司机发现前方有危险(旅客正在D处),经一段反应时间,紧急刹车,但仍将正步行到B处的游客擦伤,该汽车最终在C处停下,为了清晰了解事故现场,现以下图示之;为了判断汽车司机是否超速行驶,警方派一警车以法定的最高速度vm=14.0m/s行驶在同一马路的同一地段,在肇事汽车的起始制动点A紧急刹车,经过x=14.0m后停下来,警车和肇事汽车紧急刹车的加速度相同, 在事故现场测得AB=17.5m,BC=14.0m,BD=3.4m,已知游客由D到B的平均速度为v人=2m/s.
问:(1)该肇事汽车的加速度大小是多少? (2)该肇事汽车的初速度vA是多大? (3)肇事汽车司机发现有危险到紧急刹车的反应时间是多少?
|
|
|
某人乘坐电梯从一楼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5s速度达到5m/s,接着匀速上升了30s,最后8s做匀减速运动停到顶楼。求: (1)楼高是多少米? (2)画出整个过程的v-t图。
|
|
|
在我国东北寒冷的冬季,雪橇是常见的运输工具,如图所示. 沿水平冰道滑行的雪橇(包含货物)总质量m=1000kg.某时刻马给雪橇施加的水平拉力大小F=400N,雪橇做匀速直线运动.取g=10m/s2,
求:(1)雪橇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2)雪橇与冰道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