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20日“长征六号”火箭搭载20颗小卫星成功发射.如图所示,在多星分离时,小卫星分别在高度不同的三层轨道被依次释放.假设释放后的小卫星均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20颗小卫星的轨道半径均相同 B. 20颗小卫星的线速度大小均相同 C. 同一圆轨道上的小卫星的周期均相同 D. 不同圆轨道上的小卫星的角速度均相同
|
|
2015年12月,我国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发射升空进入高为5.0×102 km的预定轨道.“悟空”卫星和地球同步卫星的运动均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如图所示.已知地球半径R=6.4×103 k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悟空”卫星的线速度比同步卫星的线速度小 B. “悟空”卫星的角速度比同步卫星的角速度小 C. “悟空”卫星的运行周期比同步卫星的运行周期小 D. “悟空”卫星的向心加速度比同步卫星的向心加速度小
|
|
如图所示,“天宫二号”在距离地面393 km的近圆轨道运行.已知万有引力常量G=6.67×10-11 N·m2/kg2,地球质量M=6.0×1024 kg,地球半径R=6.4×103 km.由以上数据可估算( ) A. “天宫二号”的质量 B. “天宫二号”的运行速度 C. “天宫二号”受到的向心力 D. 地球对“天宫二号”的引力
|
|
如图所示,设行星绕太阳的运动是匀速圆周运动,金星自身的半径是火星的n倍,质量为火星的k倍,不考虑行星自转的影响,则( ) A. 金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火星的 B. 金星的第一宇宙速度是火星的 C. 金星绕太阳运动的向心加速度比火星小 D. 金星绕太阳运动的周期比火星大
|
|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开普勒提出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是椭圆 B. 牛顿通过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C. 库仑通过扭秤实验测定了电子的电荷量 D. 法拉第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
|
|
如图所示,是一种电子扩束装置的原理示意图.直角坐标系原点O处有一电子发生器,朝xOy平面内x≥0区域任意方向发射电子,电子的速率均为v0,已知电子的电荷量为e、质量为m.在0≤x≤d的区域内分布着沿x轴负方向的匀强电场,场强大小E= (1)求电子进入磁场时速度的大小; (2)当感光板ab沿x轴方向移到某一位置时,恰好没有电子打到板上,求感光板到y轴的距离x;
|
|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轨道上放置足够长的木板A(上表面粗糙)和滑块C,滑块B置于A的左端,三者质量分别为mA=3kg、mB=1kg、mC=2kg.开始时C静止,A、B一起以v0=4m/s的速度匀速向右运动,A与C发生碰撞(时间极短)后C向右运动,经过一段时间,A、B再次达到共同速度一起向右运动,且恰好与C的速度相同.求:
|
|
一足够高的内壁光滑的导热汽缸竖直地浸放在盛有冰水混合物的水槽中,用不计质量的活塞封闭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如图所示。开始时气体的体积为2.0×10-3 m3,现缓慢地在活塞上倒上一定量的细沙,最后活塞静止时气体的体积恰好变为原来的一半,然后将汽缸移出水槽,缓慢加热,使气体温度变为136.5℃。(大气压强为1.0×105Pa) ①求汽缸内气体最终的体积; ②在
|
|
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属导轨宽度为d=1 m,导轨间接有一个阻值为R=2 Ω的灯泡,一质量为m=1 kg的金属棒跨接在导轨之上,其电阻为r=1 Ω,且和导轨始终接触良好.整个装置放在磁感应强度为B=2 T的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导轨平面向下.金属棒与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现对金属棒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拉力F=10 N,使金属棒从静止开始向右运动.求:
则金属棒达到的稳定速度v是多少?此时灯泡的实际功率P是多少?
|
|
A、B两物体在一水平长直气垫导轨上相碰,碰撞前物体A做匀速直线运动,B静止不动,频闪照相机每隔0.1 s闪光一次,连续拍照5次,拍得如图所示的照片,不计两物体的大小及两物体碰撞过程所用的时间,则由此照片可判断第四次拍照时物体A在x=____________cm处,mA∶mB=________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