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17日7点30分“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并在离地面393km的圆周上与天宫二号交会对接,航天员景海鹏、陈冬执行任务在轨飞行30天。与“神舟十号”比较,“神舟十一号”运行轨道半径大了50km。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从地面加速升空时航天员总处于失重状态 B.“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做匀速圆周运动时航天员的合力为零 C.仅根据题中数据可比较“神舟十号”和“神舟十一号”飞船做圆周运动加速度大小关系 D.仅根据题中数据可分别求出“神舟十号”和“神舟十一号”飞船做圆周运动的合力大小
|
|
2016年9月15日,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在酒泉成功发射并进入预定轨道。10月17日,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并于19日凌晨与天宫二号成功对接,两名航天员景海鹏、陈冬进入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开展了为期30天的科学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在发射起飞的过程中宇航员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B. 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进入预定轨道匀速圆周运动时宇航员处于平衡状态 C. 宇航员在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工作时不受重力作用 D. 在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中天平无法测量物体的质量
|
|
北斗系统的卫星由若干周期为24 h的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如图中丙)、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如图中乙)和中圆地球轨道卫星(如图中丁)三种轨道卫星组成,设定它们都绕地心做匀速圆周运动,甲是地球赤道上的一个物体(图中未画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它们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大小是a乙=a丙<a丁<a甲 B. 它们运动的线速度大小关系是v甲<v乙=v丙<v丁 C. 已知甲运动的周期T甲=24 h,可求得地球的密度ρ= D. 已知丁运动的周期T丁及轨道半径r丁,可求出地球质量M=
|
|
2016年10月17日,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10月19日与天宫二号交会对接,如图所示是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交会对接前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道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 神舟十一号的运动速度小于天宫二号 B. 神舟十一号的运动周期大于天宫二号 C. 神舟十一号的运动加速度小于天宫二号 D. 神舟十一号必须加速才能与天宫二号交会对接
|
|
我国发射的“嫦娥一号”卫星经过多次加速、变轨后,最终成功进入环月工作轨道.如图所示,卫星既可以在离月球比较近的圆轨道a上运动,也可以在离月球比较远的圆轨道b上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卫星在a上运行的线速度小于在b上运行的线速度 B. 卫星在a上运行的周期大于在b上运行的周期 C. 卫星在a上运行的角速度小于在b上运行的角速度 D. 卫星在a上运行时受到的万有引力大于在b上运行时的万有引力
|
|
2016年3月30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22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北斗导航卫星.在2005年,我国还成功发射了“神州”六号载人飞船.飞船入轨后,环绕地球飞行77圈,历时115个小时,假设飞船和该卫星都做圆周运动,那么飞船和卫星在各自轨道上运行时( ) A. 飞船运动的线速度比卫星小 B. 飞船运动的加速度比卫星小 C. 飞船离地面的高度比卫星小 D. 飞船运动的角速度比卫星小
|
|
下列关于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地球卫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所有地球卫星的轨道中心不一定都重合,但一定都在地轴上 B. 离地越高的卫星,周期越大 C. 凡是周期是24小时的卫星都叫做同步卫星 D. 随着科技进步,我国将实现定点在北京上空的同步卫星
|
|
若有一艘宇宙飞船在某一行星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设其周期为T,引力常量为G,那么该行星的平均密度为( ) A. C.
|
|
2016年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22时04分09秒,“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这也是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太空实验室.承担发射任务的,是“长征二号”F火箭.在惊心动魄的580多秒里,主角“天宫二号”与“长征二号”F火箭上演了一场“相拥—别离”的飞天大片.发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主要目的之一是接受“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的访问.假设“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绕地球飞行的周期约为T,离地面的高度为h.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设“神舟十一号”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则由以上数据无法估测( ) A. 地球的质量 B. “神舟十一号”的质量 C. 地球的半径 D. “神舟十一号”的线速度大小
|
|
如图所示,“神舟十一号”飞船于2016年10月17日7时30分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将景海鹏和陈冬送入距离地球表面393 km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宇航员在空间站里不受地球引力 B. 宇航员绕地球一圈的时间大于24小时 C. “天宫二号”的运行速度大于7.9 km/s D. “天宫二号”运行的角速度大于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的角速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