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个带等量正电的点电荷,固定在图中P、Q两点,MN为PQ连线的中垂线,交PQ于O点,A点为MN上的一点.取无限远处的电势为零,一带负电的试探电荷q,在静电力作用下运动,则( )
A. 若q从A点由静止释放,由A点向O点运动的过程中,加速度大小先减小再增大 B. 若q从A点由静止释放,其到达O点速度最大,加速度为零 C. 若q从A点由静止释放,其到达N点速度为零 D. q由A点向O点运动时,其动能逐渐增大,电势能逐渐减小
|
|
|
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与电动势为E的直流电源(内阻不计)连接,下极板接地,静电计所带电量很少,可被忽略。一带负电油滴被固定于电容器中的P点,现将平行板电容器的下极板竖直向下移动一小段距离,则( )
A. 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值将变大 B. 静电计指针张角变小 C. 带电油滴的电势能将增大 D. 若先将上极板与电源正极的导线断开再将下极板向下移动一小段距离,则带电油滴仍静止
|
|
|
如图,在原来不带电的金属细杆ab附近P处放置一个正点电荷,达到静电平衡后( )
A. a端电势比b端低 B. b端电势与d点的电势相等 C. c点电势不比d点低 D. 感应电荷在杆内c处的场强方向由a指向b,大小不为零
|
|
|
如图所示,匀强电场的场强E=3×105V/m,A、B两点相距0.2m,两点连线与电场的夹角是6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B两点间的电势差是UAB=6×104V B. 若取A点的电势为0,则B点的电势φB=3×104V C. 电荷量2×10-4C的正电荷从A点运动到B点电势能减少6J D. 电荷量2×10-4C的负电荷从A点运动到B点电场力做功为6J
|
|
|
在地面上插入一对电极M、N,将两个电极与直流电源相连,大地中形成恒定电流和恒定电场.恒定电场的基本性质与静电场相同,其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P、Q是电场中的两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P点场强比Q点场强大 B. P点电势比Q点电势低 C. 电子在P点的电势能比在Q点的电势能小 D. 电子沿直线从N到M的过程中所受电场力变大
|
|
|
如图所示,虚线a、b、c代表电场中的三个等势面,相邻等势面之间的电势差相等,即Uab=Ubc,实线为一带正电的质点仅在电场力作用下通过该区域时的运动轨迹,P、Q是这条轨迹上的两点,据此可知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三个等势面中,a的电势最高 B. 带电质点通过P点时的动能比Q点大 C. 带电质点通过P点时的电势能比Q点大 D. 带电质点通过P点时的加速度比Q点大
|
|
|
P、Q两电荷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c,d为电场中的两点.一个离子(不计重力)从a运动到b的轨迹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Q带负电荷 B. C点电势高于d点电势 C. 离子在运动过程中受到P的吸引 D. 离子从b运动到a,电场力做负功
|
|
|
下列关于静电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电场强度大的地方电势高,电场强度小的地方电势低 B. 电场中任意两点之间的电势差与零电势点的选取有关 C. 将正点电荷从场强为零的一点移动到场强为零的另一点,电场力做功一定为零 D. 单位正电荷在电场中某点具有的电势能越大,该点的电势越高
|
|
|
关于元电荷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元电荷的实质是电子 B. 点电荷就是带有电荷的质点 C. 元电荷的值通常取e=1.60×10-19C D. 非常小的带电体是点电荷
|
|
|
A、B两辆玩具小汽车在相互靠近的两条平直的轨道上同向匀速行驶,初速度分别为vA=6m/s、vB=2m/s,当A车在B车后面x=3.5m时开始以恒定的加速度aA=1m/s2大小刹车并停止运动,求: (1)A车超过B车后,保持在B车前方的时间; (2)A车超过B车后领先B车的最大距离; (3)若A车刹车时B车同时开始加速,加速度aB=2m/s2,但B车的最大速度只有vm=4m/s,通过计算说明A车能否追上B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