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某实验小组用图1所示装置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图中带滑轮的长木板水平放置于桌面,拉力传感器可直接显示所受到的拉力大小.
(1)实验时,下列操作必要且正确的是_______ A.将长木板右端适当垫高,使小车能自由匀速滑动 B.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打出一条纸带,同时记录传感器的示数 C.改变砂和砂桶质量,打出几条纸带 D.用天平测出砂和砂桶的质量 E.为了减小误差,实验中一定要保证砂和砂桶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2)若直接按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以传感器的示数F为横坐标,通过纸带分析得到的加速度a为纵坐标,画出的a﹣F图象合理的是______ A. C. (3)若上题中四个图象中的图线(包括C中的直线部分)的斜率为k,则小车的质量为_______.
|
|
|
某学习小组利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实验中,先测出不挂钩码时弹簧的长度,再将5个钩码逐个加挂在弹簧下端,稳定后测出相应的弹簧总长度,将数据填在表中.(弹力始终未超过弹性限度,取
(1)上表记录数据中有一组数据在测量或记录时有错误,它是第______组数据. (2)根据实验数据将对应的弹力大小计算出来并填入表内相应的空格内(保留3位有效数字)._____ (3)在坐标纸中作出弹簧弹力大小F跟弹簧总长度L之间的关系图线._____ (4)根据图线求得该弹簧的劲度k=______N/m.(保留2位有效数字) (5)若考虑弹簧自重对第一组数据的影响,弹簧劲度系数k的实验值_______真实值.(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
|
|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质量分别为2m和m的两个物块A、B被不可伸长的细线拴接,物块之间有一压缩的轻弹簧(弹簧与物块不连接).两物块一起向右匀速运动,某时刻细线断裂.以下关于两物块的动量与时间关系的描述合理的是( )
A.
|
|
|
将甲乙两小球先后以同样的速度在距地面相同高度处竖直向上抛出,抛出时间相隔2s,它们运动的图象分别如直线甲、乙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t=2s时,两球相距最远 B. t=4s时,两球的高度差为0 C. t=6s时,两球相距45m D. 甲球从抛出至最高点的时间间隔与乙球相等
|
|
|
如图所示,是地球绕太阳沿椭圆轨道运动的示意图.A为近日点,B为远日点,C、D为轨道短轴的两个端点.若只考虑地球和太阳之间的相互作用,则地球在从A点经C、B到D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从A点到C点的运动时间为91.25天 B. 从C点到D点的运动时间大于182.5天 C. 从A点到B点,地球的势能一直增大 D. 从C点到D点,地球的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
|
|
如图所示,物块B靠在竖直墙壁上,物块A受到一水平推力F作用,两物块保持静止.若逐渐增大F,并保持A、B两物块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块A受到的摩擦力减小 B. 物块A受到的摩擦力可能增大 C. 物块A受到物块B的弹力增大 D. 物块A受到物块B的作用力增大
|
|
|
一小物块沿斜面向上滑动,然后滑回到原处.物块初动能为 A.
|
|
|
物块静止于粗糙斜面上,受到一恒力F后,沿斜面向上作匀加速直线运动,一段时间后撤去F,直到物块再次静止.下列关于物块的动量P和位移x的关系中,能正确描述该过程的是( ) A.
|
|
|
如图所示,A、B、C、D是水平面内同一直线上的四点,且AB=BC=CD,在A点正上方的O点以
A. 小球经过E点与落在C点的水平位移之比是2:3 B. 小球经过E点与落在C点的水平位移之比是3:4 C. 小球经过E点与落在C点时重力做功的比为5:9 D. 小球经过E点与落在C点时重力做功的比为7:16
|
|
|
物体放在动摩擦因数为
A. 0.1 B. 0.2 C. 0.3 D. 0.4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