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如图1实验装置验证m1、m2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m2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m1上拖着的纸带打出一系列的点,对纸带上的点迹进行测量,即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图2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0是打下的第一个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未标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2所示.已知m1=50g、m2=150g,则(g取10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在纸带上打下记数点5时的速度v= m/s; (2)在打点0~5过程中系统动能的增量△EK= J,系统势能的减少量△EP= J,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 (3)若某同学作出v2﹣h图象如图3,则当地的实际重力加速度g= m/s2.
|
|
|
为了测定一段由均匀材料制成的圆柱体的电阻率(电阻在200~250 Ω之间),现给定电压表V(量程6 V、内阻约为5 kΩ)、电流表A(量程30 mA、内阻约为40 Ω)、滑动变阻器R(0~15 Ω)、电源(E=6 V)、开关S及导线若干. (1)设计测量圆柱体电阻Rx的电路图,并画在虚线框内___________;
(2)如图所示中的6个点分别表示实验中测得的6组电压表U和电流表I的值,试根据图求出圆柱体电阻Rx=________ Ω(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3)用5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得该圆柱体的长度l如图甲所示,则l=________ mm;用螺旋测微计测圆柱体的直径d如图乙所示,则d=________ mm.
(4)由以上数据求出ρ=___________ Ω·m(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
|
|
如图为氢原子能级图,氢原子中的电子从n=5能级跃迁到n=2能级可产生a光;从n=4能级跃迁到n=2能级可产生b光.a光和b光的波长分别为λa和λb,照射到逸出功为2.29 eV的金属钠表面均可产生光电效应,遏止电压分别为Ua和Ub.则( )
A. λa>λb B. Ua>Ub C. a光的光子能量为2.86 eV D. b光产生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Ekb=0.26 eV
|
|
|
如图所示是光电管的原理图,已知当有波长为λ0的光照到阴极K上时,电路中有光电流,则( )
A. 若换用波长为λ1(λ1>λ0)的光照射阴极K时,电路中一定没有光电流 B. 若换用波长为λ2(λ2<λ0)的光照射阴极K时,电路中一定有光电流 C. 保持入射光的波长不变,增大光强,光电流一定增大 D. 增加电路中电源电压,电路中光电流一定增大
|
|
|
质量为M的物块以速度v运动,与质量为m的静止物块发生弹性正碰,碰撞后两者的动量正好相同。则两者质量之比M/m为( ) A. 2 B. 3 C. 4 D. 5
|
|
|
如图所示,是汞原子的能级图,一个自由电子的总能量为8.0ev,与处于基态的汞原子碰撞后(不计汞原子的动量变化),则电子剩余的能量可能为(碰撞无能量损失)( )
A. 0.3ev B. 3.1ev C. 4.9ev D. 8.8ev
|
|
|
如图所示,P、Q是两个完全相同的灯泡,L是电阻为零的纯电感,且自感系数L很大.C是电容较大且不漏电的电容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S闭合时,P灯亮后逐渐熄灭,Q灯逐渐变亮 B. S闭合时,P灯、Q灯同时亮,然后P灯变暗,Q灯变得更亮 C. S闭合,电路稳定后, S断开时,P灯突然亮一下,然后熄灭,Q灯立即熄灭 D. S闭合,电路稳定后,S断开时,P灯突然亮一下,然后熄灭,Q灯逐渐熄灭
|
|
|
如图所示,有一理想变压器,原线圈接在电压一定的正弦交流电源上,副线圈电路中接入三个电阻R1、R2、R3,各交流电表的阻值对电路的影响不计,原来开关s是断开的,当开关s闭合时,各电表的示数变化情况是( )
A. 电流流A1示数变大 B. 电流表A2 示数变大 C. 电压表V1示数变小 D. 电压表V2示数变小
|
|
|
如图所示,一匀强磁场B垂直于倾斜放置的光滑绝缘斜面斜向上,匀强磁场区域在斜面上虚线ef与gh之间.在斜面上放置一质量为m、电阻为R的矩形铝框abcd,虚线ef、gh和斜面底边pq以及铝框边ab均平行,且eh>bc.如果铝框从ef上方的某一位置由静止开始运动.则从开始运动到ab边到达gh线之前的速度(v)﹣时间(t)图象,可能正确的有( )
A.
|
|
|
有关近代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碘131的半衰期为8天,1g碘131经过64天后未衰变的为 B. 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中核子结合的越不牢固,原子核越不稳定 C. 铀235的裂变方程可能为 D. 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吸收一个光子跃迁到激发态,再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光子的频率一定不会大于吸收光子的频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