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物理试题

A、B两物体相距s=7 m,物体A以vA=4 m/s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此时B以速度VB=10m/s开始向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2m/s2,问经过多长时间A追上B?

 

打点计时器是高中物理中重要的实验仪器,下图中甲、乙两种计时器是高中物理实验中常用的打点计时器。

(1)乙图是________打点计时器,所接电源为______电源(填直流或交流)

(2)在某次实验中,物体拖动纸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打点计时器所用的电源频率为50Hz,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如下图所示,纸带上每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都有4个点未画出。按时间顺序取0、1、2、3、4、5六个计数点,实验中用刻度尺量出各计数点到0点的距离如下图所示(单位:cm)

①在计数点1所代表的时刻,纸带运动的瞬时速度为v1=________m/s,物体的加速度a=______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②该同学在测量的时没有将计数点5的数值记录下来,根据前面的数值可以推算出计数点50点的距离为__________cm。

 

物体以速度v匀速通过直线上的A、B两点间,需时为t,现在物体由A点静止出发,匀加速(加速度为a1)到某一最大速度vm后立即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为a2)至B点停下,历时为2t,则物体的(    )

A. vm可为许多值,与a1、a2的大小有关    B. vm只能为v,无论a1、a2为何值

C. a1、a2必须满足    D. a1、a2必须满足

 

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其v-t图象如图所示。t=0时,两车相距为s0;t0时刻,甲、乙两车相遇。0—to时间内甲车发生的位移为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0~t0时间内甲车在前,t0~2t0时间内乙车在前

B. 0~2t0时间内甲车平均速度的大小是乙车平均速度大小的2

C. 2t0时刻甲、乙两车相距s0

D. s0=s

 

t=0时,甲乙两汽车从相距60km的两地开始相向行驶,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忽略汽车掉头所需时间.下列对汽车运动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在第1小时末,乙车改变加速度方向

B. 在第2小时末,甲乙两车相遇

C. 在前4小时内,甲车运动加速度的大小总比乙车的大

D. 在第4小时末,甲乙两车相遇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采用了实验和逻辑思维相结合的科学方法,图示大致反映了这一研究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是真实的实验现象,丁是经合理外推的结论

B. 利用斜面做实验,解决了时间难以测量的困难

C. 甲图实验,可“冲淡”重力的作用,使现象更明显

D. 丁图实验,可“放大”重力的作用,使现象更明显

 

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一段位移Δx所用的时间为t1,紧接着通过下一段位移Δx所用的时间为t2,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 (    )

A.     B.     C.     D.

 

某人站在六楼的阳台上,以相同的速率同时抛出两个小球,其中一个竖直上抛,另一个竖直下抛,它们落地的时间差为△t;如果该人站在四楼阳台上,以同样的方式同时抛出这两个小球,它们落地的时间差为△t′.不计空气阻力,△t′和△t相比较,则有(    )

A. △t′<△t    B. △t′=△t    C. △t′>△t    D. 无法判断

 

某人爬山,从山脚爬上山顶,然后又从原路返回到山脚,上山的平均速率为v1,下山的平均速率为v2,则往返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和平均速率是(  )

A. ,     B.     C. 0     D. 0,

 

运动着的汽车制动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经3.5s停止,试问它在制动开始后的1s内、2s内、3s内通过的位移之比为(    )

A. 1:3:5    B. 3:5:7    C. 3:5:6D. 1:2:3

 

共610608条记录 当前(24628/61061) 首页 上一页 24623 24624 24625 24626 24627 24628 24629 24630 24631 24632 24633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