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图所示,一质量为2kg的物体夹在两木板之间,物体左右两侧与两块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都为0.1.现用一劲度系数为1000N/m弹簧竖直向上把该物体匀速抽出,弹簧伸长了5cm.现要竖直向下把它匀速抽出,(设两木板对物体的压力不变,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以内,g=10m/s2)求:
(1)压力FN是多大? (2)弹簧的伸长量是多少?
|
|
|
一物体做初速度为v0=3m/s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4m位移后,物体的末速度变为vt=5m/s,求: (1)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2)物体完成这段位移所用的时间。
|
|
|
按下列要求画出下列各图中物体所受力的示意图. (1)光滑小球所受力的示意图____________ (2)静止于粗糙斜面上的物体所受力的示意图_____________
|
|
|
我校高一同学在做“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实验中使用的打点计时器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打点计时器是一种计时仪器,其电源频率为50Hz. (1)使用的电压是________V的_________(选填“直流电”或“交流电”),它每隔______ s打一个点. (2)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和让纸带开始运动,这两个操作之间的时间顺序关系是________ A.先接通电源,再让纸带运动 B.先让纸带运动,再接通电源 C.让纸带运动的同时接通电源 D.先让纸带运动或先接通电源都可以 (3)实验时某位同学利用小车做匀加速运动打出的纸带如图所示,每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计时点没有画出来,图中上面的数字为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
①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a=_______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②打第4个计数点时纸带的速度v4=________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
|
|
如图所示,C是水平地面,A、B是两个长方形物块,F是作用在物块B上沿水平方向的力,物块A和B以相同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由此可知,A、B间的动摩擦因数μ1和B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2有可能对的是( )
A. μ1=0,μ2=0 B. μ1=0,μ2≠0 C. μ1≠0,μ2=0 D. μ1≠0,μ2≠0
|
|
|
在不同高度同时释放两个铅球(不计空气阻力),则在均未落地前两者( ) A. 在任一时刻具有相同的加速度、位移和速度 B. 落地的时间间隔取决于两铅球释放时的高度 C. 在第1s内、第2s内、第3s内位移之比都为1:4:9 D. 取其中一个铅球为参考系则另一铅球处于静止状态
|
|
|
甲、乙两车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出发,右图是甲、乙两车的速度图象,由图可知( )
A. 甲车的加速度大于乙车的加速度 B. t1时刻甲、乙两车的速度相等 C. t1时刻甲、乙两车相遇 D. 0~t1时刻,甲车的平均速度大于乙车的平均速度
|
|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沿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一周,平均速度为零 B. 物体沿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一周,平均速率为零 C. 物体某时刻速度为v,则该物体下一时刻的速度也为v D. 物体某时刻速度为v,则该物体下一时刻的速度不一定为v
|
|
|
如图所示,两木块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两轻质弹簧的劲度系数分别为k1和k2,上面木块压在上面的弹簧上(但不拴接),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现缓慢向上提上面的木块m1,直到它刚离开上面弹簧。在这一过程中下面木块m2移动的距离为
A.
|
|
|
如图所示,水平力F将物体P压在竖直墙上,物体P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 若增大F,则P所受摩擦力增大 B. 若减小F,则P所受摩擦力减小 C. 若在P上放一物体,则P所受摩擦力增大 D. 若在P上放一物体,则P所受摩擦力不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