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我市已推出新型节能环保电动车.在检测某款电动车性能的实验中,质量为8×102 kg的电动车由静止开始沿平直公路行驶,达到的最大速度为15 m/s,利用传感器测得此过程中不同时刻电动车的牵引力F与对应的速度v,并描绘出如图所示的 A. 该车启动后,先做匀加速运动,然后做匀速运动 B. 该车启动后,先做匀加速运动,然后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接着做匀速运动 C. 该车做匀加速运动的时间是1.2 s D. 该车加速度为0.25 m/s2时,动能是4×104 J
|
|
如图所示,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有一绝缘斜面,一带电金属滑块以Ek0=30 J的初动能从斜面底端A冲上斜面,到顶端B时返回,已知滑块从A滑到B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10 J,克服重力做功24 J,则( ) A. 滑块带正电,上滑过程中电势能减小4 J B. 滑块上滑过程中机械能增加4 J C. 滑块上滑到斜面中点时重力势能增加14 J D. 滑块返回到斜面底端时动能为15 J
|
|
“嫦娥之父”欧阳自远透露:我国计划于2020年登陆火星.假如某志愿者登上火星后将一小球从高为h的地方由静止释放,不计空气阻力,测得经过时间t小球落在火星表面,已知火星的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不考虑火星自转,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为 B. 火星的质量为 C. 火星的平均密度为 D. 环绕火星表面运行的卫星的周期为
|
|
如图所示,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倾角为θ斜面光滑的斜面体上,有一斜劈A,A的上表面水平且放有一斜劈B,B的上表面上有一物块C,A、B、C一起沿斜面匀加速下滑.已知A、B、C的质量均为m,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 的上表面可以是光滑的 B. C可能只受两个力作用 C. A加速度大小为gcos θ D. 斜面体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零
|
|
如图所示,光滑木板长1 m,木板上距离左端O点 A.
|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裂变反应 B. 用加热、加压或改变其化学状态的方法都不能改变原子核衰变的半衰期 C. 一个氢原子从量子数n=3的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最多可产生3条不同频率的谱线 D. 一束光照射到某种金属上不能发生光电效应,可能是因为该束光的波长太短
|
|
如图所示,从A点以v0=4m/s 的水平速度抛出一质量m=1kg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当物块运动至B点时,恰好沿切线方向进入固定在地面上的光滑圆弧轨道BC,其中轨道C端切线水平.小物块通过圆弧轨道后以6m/s的速度滑上与C点等高、静止在粗糙水平面的长木板M上.已知长木板的质量M=2kg,物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5,长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1,OB与竖直方向OC间的夹角θ=37°,取g=10m/s2,sin37°=0.6,cos37°=0.8,则: (1)求小物块运动至B点时的速度; (2)若在AB间搭一斜面(长虚线所示),求小物块平抛后多久离斜面最远? (3)若小物块恰好不滑出长木板,求此情景中自小物块滑上长木板起、到它们最终都停下来的全过程中,它们之间的摩擦力做功的代数和?
|
|
如图所示,光滑直杆AB足够长,下端B固定一根劲度系数为k、原长为L0的轻弹簧,质量为 m的小球套在直杆上并与弹簧的上端连接.OO'为过B点的竖直轴,直杆与水平面间的夹角始终为θ,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则: (1)若直杆保持静止状态,将小球从弹簧的原长位置由静止释放后,一段时间小球速度第一次最大,求此过程中弹簧的弹力对小球所做的功W以及弹性势能改变了多少 ? (2)若直杆绕OO'轴匀速转动时,小球稳定在某一水平上内做匀速圆周运动,此时弹簧恰好处于原长状态,求此状态下直杆的角速度ω1; (3)若直杆绕OO'轴匀速转动时,小球稳定在某一水平上内做匀速圆周运动,此时弹簧伸长量为x,求此状态下直杆的角速度ω2.
|
|
已知地球的半径为R、体积为 (1)求地球的平均密度ρ; (2)求月球距离地面的高度h; (3)请你写出一种可以求得月球平均密度ρ的思路.(要求尽量简洁,已知量不足请自行设定、但个数越少越好).
|
|
(1)探究向心力的大小 F 与质量 m、角速度 ω 和半径 r 之间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 1 所示.此实验中应用了___________(选填“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图2所示的步骤正在研究F与_____________(选填“m”“ω”“r”)的关系. (2)在探究小球平抛运动的规律时,用频闪照相机对准方格背景照相,拍摄到了如图3所示的照片,已知小方格边长10cm,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10m/s2.计算得知小球平抛的初速度为v0=________m/s,小球经过b位置时小球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通过相关数据判定得知位置a________(选填“是”“不是”)平抛运动的起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