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不同频率范围的电磁波按频率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A. γ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 B. γ射线、红外线、紫外线、可见光 C. 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γ射线 D. 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γ射线
|
|
现代观测表明,由于引力的作用,恒星有“聚焦”的特点,众多的恒星组成不同层次的恒星系统,最简单的恒星系统是两颗互相绕转的双星.它们以两者连线上的某点为圆心做匀速圆周运动,这样就不至于由于万有引力的作用而吸引在一起.如图所示,设某双星系统中的两星S1、S2的质量分别为m和2m,两星间距为L,在相互间万有引力的作用下,绕它们连线上的某点O转动.已知引力常量G,求: (1)S1、S2两星之间的万有引力大小; (2)S2星到O点的距离; (3)它们运动的周期.
|
|
如图所示,质量为1kg物块自高台上A点以4m/s的速度水平抛出后,刚好在B点沿切线方向进入半径为0.5m的光滑圆弧轨道运动。到达圆弧轨道最底端C点后沿粗糙的水平面运动8.6m到达D点停下来,已知OB与水平面的夹角 (1)AB两点的高度差; (2)物块到达C点时,物块对轨道的压力; (3)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
|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是无止境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可以运送宇航员到遥远的星球去探索宇宙奥秘。假设宇航员到达了一个遥远的星球,此星球上没有任何气体。此前,宇航员乘坐的飞船绕该星球表面运行的周期为T,着陆后宇航员在该星球表面附近从h高处以初速度v0水平抛出一个小球,测出小球的水平射程为L,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求: (1)该星球的密度; (2)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3)若在该星球表面发射一颗卫星,那么发射速度至少为多大?
|
|
一位质量为m=60kg的滑雪运动员从h=8m的斜坡上由静止自由下滑,如果运动员在下滑过程中受到的阻力F=180N,斜坡的倾角为θ=30º,运动员滑至坡底过程中,求: (1)所受的几个力的功各是多少 (2)运动员在下滑过程中,重力的平均功率 (3)运动员滑到坡底时重力的瞬时功率
|
|
某学习小组做探究“合力的功和物体速度变化关系”的实验如图,图中小车是在一条橡皮筋作用下弹出,沿木板滑行,这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当用2条、3条……完全相同的橡皮筋并在一起进行第2次、第3次……实验时,使每次实验中橡皮筋伸长的长度都保持一致.每次实验中小车获得的速度由打点计时器所打的纸带测出。 (1) 除了图中已有的实验器材外,还需要导线、开关、交流电源和________。 (2)实验中木板略微倾斜,这样做_______ A.是为了使释放小车后,小车能匀加速下滑 B.是为了增大小车下滑的加速度 C.可使得橡皮筋做的功等于合外力对小车做的功 D.可使得橡皮筋松弛后小车做匀速运动 (3)若木板水平放置,小车在两条橡皮筋作用下运动,当小车速度最大时,关于橡皮筋所处的状态与小车所在的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橡皮筋处于原长状态 B.橡皮筋仍处于伸长状态 C.小车在两个铁钉的连线处 D.小车已过两个铁钉的连线 (4)实验中先后用同样的橡皮筋1条、2条、3条……,并起来挂在小车的前端进行多次实验,每次都要把小车拉到同一位置再释放小车。把第1次只挂1条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第2次挂2条橡皮筋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为2W,……;橡皮筋对小车做功后而获得的速度可由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测出。根据第4次实验的纸带(如图所示,图中的点皆为计时点)求得小车获得的速度为______________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5)若根据多次测量数据画出的W-v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线形状可知,对W与v的关系作出猜想肯定不正确的是_______。 A.
|
|
宇宙飞船进入靠近某行星表面的圆形轨道,绕行数圈后着陆在该行星上,宇航员在绕行及着陆后各做一次测量,依据所测量的数据,可以求出该行星的质量M、半径R(已知引力常量为G). 如果宇宙飞船上备有的实验仪器有: A.一只秒表 B.一个弹簧秤 C.一个质量为m的钩码 D.一把毫米刻度尺 (1)宇航员两次测量所选用的仪器分别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宇航员两次测量的物理量分别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3)用测得的数据求得该行星的半径R=___________,质量M=__________.
|
|
光滑地面上放一长木板,质量为M,木板上表面粗糙且左端放一木块m,如图所示,现用水平向右的恒力F拉木块,使它在木板上滑动且相对地面位移为s(木块没有滑下长木板).在此过程中( ) A. 若只增大m,则拉力F做功不变 B. 若只增大m,则长木板末动能增大 C. 若只增大M,则小木块末动能不变 D. 若只增大F,则长木板末动能不变
|
|
地球赤道上有一物体随地球的自转而做圆周运动,所受的向心力为F1,向心加速度为a1,线速度为v1,角速度为 A. B. C. D.
|
|
如图所示为一绕地球运行的人造地球卫星,卫星近地点P近似认为贴近地球表面,远地点Q距地面的高度为h,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关于该卫星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卫星的运动周期为 B. 该卫星在P点的速度等于第一宇宙速度 C. 该卫星在P点的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D. 该卫星在P点的加速度大于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