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生物试题

酶和ATP是细胞生命活动中两种重要的化合物,绝大多数生命活动都与这两者关系密切,但也有“例外”,下列各项中,属于这种“例外”的是

A.细胞免疫时的效应T细胞合成并分泌干扰素

B.人体的骨骼肌细胞吸收周围组织液中的氧气

C.人体的吞噬细胞吞噬并水解入侵机体的抗原

D.脊髓的神经中枢中突触小体分泌神经递质

 

小明最近到医院体检,体检报告中的肝功能检验结果显示:乙肝抗原呈阴性(一),乙肝抗体呈阳性(+)。他说自己没有注射过乙肝疫苗,就此结果向你咨询,你应该给他怎样的合理建议?(说明:“+”表示有,“一”表示没有。)

A.你体内带有乙肝抗体,说明一定也有乙肝病毒,需要到医院就诊

B你体内没有乙肝病毒,但含有乙肝抗体,一定是妈妈怀孕时传递给你的免疫力

C.你体内没有乙肝病毒,但含有乙肝抗体,说明你可能曾感染乙肝病毒后又痊愈了

D.你体内没有乙肝病毒,但含有乙肝抗体,这是父母遗传给你的免疫力

 

当人体缺乏某种激素时,可以通过饲喂法和注射法对该激素进行人为补充,下列可以通过饲喂法补充的是

A.生长激素           B.促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          D.性激素

 

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

A.树突和轴突         B.细胞体和轴突       C.细胞体和突起     D.细胞膜和细胞质

 

下图是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的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A、B表示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

B.三种调节方式中,神经调节占主导地位

C.C、D可以表示温度和酸碱度

D.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不可以变化,否则机体就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

 

用某种药物饲喂动物,一段时间后测得实验组比对照组动物血浆中血红蛋白含量明显增高,该药物的作用可能是

A.增强血红蛋白的合成能力    B.提高血浆蛋白的含量

C.增加红细胞的生成数量      D.对红细胞有破坏作用

 

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成分及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

B 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是否稳定只取决于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变化

C.内环境稳态是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的结果

D.反馈调节是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机制

 

下列能在内环境中发生的反应或存在的物质是

① 葡萄糖分解成 C02 、水 ② 抗体与抗原反应 ③ 淋巴因子 ④ 神经递质

A.① ② ③         B .① ② ④          C .① ③ ④           D .② ③ ④

 

对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间的物质联系的正确表述是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题型:综合题
难度:简单

(11分)根据下述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2年7月9日河南某地气温高达39℃,大家都在家中休息!然而50多岁

的赵某却在玉米地里锄草。当天晚上家人没有见到他。当在玉米地发现他时。他己经死亡多时。据估计,赵某系中暑身亡。

 材料二 青年男子高某在暑期外出旅游。在一日出发后,天气十分炎热,高某连续不断地以纯净水解渴。后来他感觉到四肢发冷、心率加快、心慌、血压下降,接着就不省人事,昏迷了过去。后被人送到了医院,诊断为水中毒。

(1)材料一、二的两种情况都发生在     天气。在这种天气状况下,人体内的热量散发出去的主要方式是             

(2)据估计,赵某身体的产热和散热的关系是      ,高某身体的产热和散热的关系是                

(3)赵某和高某的身体的内环境稳定状态都遭到破坏。赵某被破坏的内环境因素是   ,它的变化趋势是     ;高某身体被破坏的内环境因素是           ,这些因素的变化趋势是          

(4)下列曲线能够反映高某体内的水的绝对含量(a)和相对含量(b)变化趋势的是   (    )。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5)下列曲线能反映高某(b)和赵某(a)内环境渗透压变化趋势的是  (    )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6)高某的细胞内液的渗透压的变化趋势是              

 

共629798条记录 当前(56366/62980) 首页 上一页 56361 56362 56363 56364 56365 56366 56367 56368 56369 56370 56371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