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一是神经元的结构示意图,A、B分别表示神经元的结构;图二是反射弧的组成示意图,①、②、③、④是反射弧的组成部分。根据图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结构中涉及到________个神经元,含有 个突触。 (2)图二中表示感受器的是________(填编号),感受器接受刺激后,接受刺激部位的膜外电位变化是________。 (3)从图一可知,神经细胞因具较多的________,使其细胞相对表面积大,从而使其与信息传导功能相适应。 (4)研究表明,生活在刺激丰富的环境中的孩子,大脑皮层的厚度大,结构⑤________(填结构名称)的数量将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说明非条件反射的形成过程能明显影响结构⑤的数量,从而有利于智力开发。 (5)“小儿麻痹症”是由于病毒侵染了③的细胞体,而②及脊髓未受到侵染,所以严重的小儿麻痹症患者会表现出下肢________,对刺激________(填“有”或“无”)感觉。 (6)人在拔牙时,往往需要在相应部位注射局部麻醉药,使其感觉不到疼痛,这是因为麻醉药阻断了________(填图中的序号)的兴奋传导。
|
|
为了探究生长素和乙烯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及这两种激素的相互作用,科学家用某种植物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由此可初步推测 A.浓度高于10-6 mol/L的生长素会抑制该植物茎段的生长 B.该植物茎中生长素含量达到M值时,植物开始合成乙烯 C.该植物茎中乙烯含量的增加会促进生长素的合成 D.该植物茎中生长素和乙烯的含量达到峰值是不同步的
|
|
下列物质或结构中,具有特异性识别功能的有
|
|
下列属于细胞产物的是 A.花粉 B.抗体 C.甲状腺激素 D.精子
|
|
科学家破解了神经元“沉默突触”的沉默之谜。此前发现,在脑内有一类突触只有突触结构而没有信息传递功能,被称为“沉默突触”。请你推测科学家对此项研究所取得的成果最可能是 ①突触小体中没有细胞核 ②突触后膜缺乏相应的受体 ③突触前膜缺乏相应的受体 ④突触前膜不能释放相应的神经递质 A.① ② B.① ④ C.② ③ D.② ④
|
|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对种群数量特征描述的是 A.我国的人口将逐渐步人老龄化阶段 B. 2003年,广东省人口的出生率为1.329% C.橡树种子散布能力差,常在母株附近形成集群 D.由于微甘菊人侵,松树种群死亡率较高
|
|
下图是分泌细胞分泌的某种物质与靶细胞结合的示意图,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分泌细胞的分泌物只有通过体液的运输才能到达靶细胞 B.分泌细胞的分泌物可能与靶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结合 C.如果分泌细胞是下丘脑细胞,则分泌物的靶细胞可能是甲状腺细胞 D.如果分泌细胞是甲状腺细胞,垂体细胞也可以成为靶细胞
|
|
下图是不同浓度生长素对玉米胚芽鞘的伸长生长的影响。按下图方法处理,去除尖端的玉米胚芽鞘会向右弯曲的是
A.①② B.③④ C. ①③ D.②④
|
|
20世纪30年代,科学家发现单侧光能引起某些植物体内生长素分布不均匀;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发现单侧光能引起某些植物体内抑制生长的物质分布不均匀。现有一种植物幼苗,为了探究该幼苗向光生长的原因,将其直立生长的胚芽尖端切下,放到琼脂块上并用单侧光照射,如图。下列结果及判断正确的是( ) ①当a、b两侧生长素含量基本相等时,能够确定该幼苗向光生长的原因 ②当a、b两侧生长素含量基本相等时,不能确定该幼苗向光生长的原因 ③当a侧生长素含量比b侧高时,能够确定该幼苗向光生长的原因 ④当a侧生长素含量比b侧高时,不能确定该幼苗向光生长的原因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
|
某同学拟调查一个面积为100hm2草地上某种双子叶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设计了四个调查方案,其中最可行的是 A.计数该草地上该种植物的全部个体数目 B.设置1个1m2样方,计数样方中该种植物的个体数目 C.随机设置1m2样方若干,计数每个样方中该种植物的个体数目 D.在该种植物密集处设置1m2样方若干,计数每个样方中该种植物的个体数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