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多指(T)对正常指(t)为显性,白化(a)对正常肤色(A)为隐性,两对等位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一个家庭中父亲多指,母亲手指正常,他们有一个患白化病但手指正常的儿子,则他们再生一个同时患这两种病的孩子的概率为( ) A.1/4 B.2/3 C.1/2 D.1/8
|
|
桃的果实成熟时,果肉与果皮粘连的称为粘皮,不粘连的称为离皮;果肉与果核粘连的称为粘核,不粘连的称为离核。已知离皮(A)对粘皮(a)为显性,离核(B)对粘核(b)为显性,且这两对基因自由组合。现将粘皮离核的桃(甲)与离皮粘核的桃(乙)杂交,所产生的子代出现4种表现型。由此推断,甲、乙两株桃的基因型分别是( ) A.AABB、aabb B.aaBB、AAbb C.aaBB、Aabb D.aaBb、Aabb
|
|
在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F1的紫花豌豆自交时,假设由于某种因素的影响,含基因c的雄配子失去了活性(即不能与雌配子结合)。请根据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进行推理,下列F2的表现型比例符合预期结果的是( ) A.紫花:白花=3:1 B.紫花:白花=2:1 C.紫花:白花=1:1 D.全为紫花
|
|
假说演绎推理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基因分离定律时的“推理”过程的是 ( ) A.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基因)控制,在体细胞中是成对的 B.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基因彼此分离,分别进入到不同的配子中 C.一对等位基因中,显性基因对隐性基因呈完全显性 D.若杂种F1产生的配子之比接近1:1,则测交后代两种表现型比列为1:1
|
|
下列关于绿色植物叶肉细胞生理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叶绿体放出氧气的速率有可能与线粒体消耗氧气的速率相等 B.叶绿体白天进行着ATP的合成,夜晚进行着ATP的水解 C.随着CO2浓度的增大,叶绿体的光合速率增大,线粒体的呼吸速率减小 D.线粒体产生的CO2在光照时全部扩散到叶绿体中,黑暗时全部扩散到细胞外
|
|
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生物学的基本观点,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内没有细胞核,利于携带氧 B.肝脏细胞的光面内质网上能大量合成分解酒精的酶 C.高尔基体不断融合和放出具膜小泡,可作为真核细胞中的物质转运系统 D.细胞中线粒体的形状、大小会随代谢条件的不同而不同
|
|
下列关于“制作并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临时装片”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装片的制作过程依次为解离→染色→漂洗→制片 B.解离时,盐酸使植物细胞之间的果胶质层松散 C.漂洗的目的是洗去碱性染料便于观察 D.持续观察某个细胞,可观察到连续的分裂过程
|
|
下列事实能体现细胞全能性的是( ) A.棉花叶肉细胞经诱导形成幼苗 B.动物个体中提取的单细胞能在体外大量增殖 C.胚胎发育中细胞分化出现造血干细胞 D.树桩上长出新枝条
|
|
下列关于人体衰老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多种酶的活性降低 B.线粒体数量增加 C.细胞呼吸明显加快 D.细胞核体积变小
|
|
分裂期细胞的细胞质中含有一种促进染色质螺旋化成染色体的物质。将某种动物的分裂期细胞与G1期细胞融合后,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 A.来自G1期细胞的染色质开始复制 B.融合细胞DNA含量是G1期细胞的两倍 C.来自G1期细胞的染色质开始螺旋化 D.融合后两细胞仍按各自的细胞周期运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