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鲜的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为材料,适宜条件下坐骨神经纤维产生动作电位的 过程中,由于钠钾离子的流动造成的跨膜电流如图 1 所示(外向电流是指正离子由细胞膜内 向膜外流动,内向电流则相反)。用 TTX 和 TEA 两种物质处理细胞后,得到的跨膜电流如图2 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 1 中 ab 段正离子内流需要消耗 ATP B.图 1 中 cd 段离子与 Na+通道结合运出细胞 C.TTX 物质抑制了神经细胞膜上 Na+的跨膜运输 D.内向电流与外向电流是同种离子跨膜流动的结果
|
|
图甲表示O2浓度对某种蔬菜产生CO2的影响,图乙表示当其他条件均适宜时,该种蔬菜在不同温度和不同光强度条件下的光合速率变化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中影响A点位置高低的主要环境因素是温度 B.图乙中若降低CO2浓度,则P点向下移动 C.图甲中B点所代表的含义与图乙中曲线与横坐标相交点的含义相同 D.图乙中与15℃相比,25℃条件下该植物的光照强度较高,导致光合速率较大
|
|
某动物的基因A、a和B、b分别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只有A基因或B基因的胚胎不能成活,若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个体交配,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F2群体中A的基因频率是 () A.50% B.45% C.60% D.40%
|
|
已知某小牛基因型AaBb,它的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了基因组成分别为AB、Ab、aB、ab的4个精子,据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两对基因肯定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B.这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C.该过程发生了基因重组 D.该过程中某个基因发生了突变
|
|
图为人体膝反射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剪断 1,刺激 2 仍能引起膝反射 B.abc 共同组成了膝反射的反射中枢 C.分别刺激 1 和 3 处,图中灵敏电流计均会发生两次方 向相反的偏转 D.膝反射的感受器位于伸肌中,感觉神经元的胞体位于 脊髓外
|
|
一粒小麦(2n=14)与山羊草(2N=14)杂交得到幼苗甲,用秋水仙素处理甲的顶芽形成幼苗乙, 待乙开花后自交获得后代丙若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幼苗甲是二倍体,并且是可育的 B.植株乙减数分裂过程中没有四分体形成 C.植株丙细胞分裂后期,可观察到 28 或 56 条染色体 D.秋水仙素的作用是抑制纺锤体形成,从而使着丝粒无法分开
|
|
图示为甲、乙两个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下列叙述 正确的是( ) A.甲种群呈现“J”形增长,乙种群呈现“S”形增长 B.乙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大于甲种群 C.乙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是个体数量达到最大时的数值 D.t4 时刻乙种群的年龄结构类型为增长型
|
|
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孟德尔利用假设-推理法提出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 B.摩尔根等人首次用实验方法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C.X 染色体和 Y 染色体上可能存在等位基因 D.基因以一定次序排列在染色体上,每条染色体上有许多个基因
|
|
图是某高等生物细胞中基因 R 表达过程的示意图,“→”表示信息传递或物质转移的路径和 方向,①~③表示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 R 表达过程只发生在细胞核内 B.过程 a,RNA 聚合酶与基因 R 的启动部位结合 C.组成①和②的碱基种类和数量均不同 D.多个核糖体串在②上,共同完成一条多肽链的合成
|
|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抗体、K+、激素、尿素等物质属于内环境成分 B.一般情况下,环境温度为29℃时人开始出汗 C.寒冷时血管收缩是通过体液调节来实现的 D.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