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激素甲、乙、丙和生长素类似物NAA的作用模式如图所示,图中“+”表示促进作用,“-”表示抑制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最可能是乙烯 B.丙最可能代表生长素 C.乙具有微量、高效的特点 D.丙具有极性运输的特点
|
|
下列有关神经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突触后神经元不具有合成神经递质的能力 B.与神经元相连接的肌肉只能是反射弧结构的感受器 C.神经细胞静息时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增大 D.突触后膜的特定蛋白决定了神经递质的释放位置
|
|
下列关于细胞内物质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肝细胞内滑面内质网合成的磷脂可转移至中心体 B.细菌细胞内DNA指导合成的蛋白质可转移至线粒体 C.吞噬细胞内高尔基体加工的蛋白质可转移至溶酶体 D.胰岛细胞内粗面内质网加工的蛋白质可直接转移至细胞膜
|
|
下列有关细胞生命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正常细胞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均不表达 B.基因表达可以发生在动物细胞的细胞器中 C.体积越大的细胞越有利于进行各项生命活动 D.发生质壁分离后,正在复原的植物细胞只吸水不失水
|
|
(10 分)阿霉素对细胞增殖具抑制作用,为研究槲皮素对裸鼠移植瘤细胞周期的影 响,请根据以下提供的材料与用具,以细胞周期中不同 DNA 含量的细胞数为测定指标,完善 实验分组设计和实验思路,设计实验结果记录表并进行分析与讨论。 材料与用具:裸鼠(无胸腺小鼠),人乳腺癌细胞,槲皮素溶液,阿霉素溶液,生理盐水,流式细胞仪,注射器等 实验思路: (1)每只裸鼠注射等量的人乳腺癌细胞,一段时间后获得人乳腺癌移植瘤裸鼠若干只。 (2)实验分组:
(3)取出每组小鼠的移植瘤细胞,用流式细胞仪分析不同 DNA 含量细胞数目,记录结果。 (4)_____。
请回答:
(1)表中 W 是对乙组小鼠的处理,该处理是____________,步骤(4)的操作是____________。 (2)设计一个实验结果记录表: ______ (3)分析与讨论: ①实验中选择无胸腺裸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人的乳腺癌细胞接种到裸鼠体内,可在 其体内产生移植瘤,说明乳腺癌细胞系具有____________特点。 ②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数目,利用某荧光染料与 DNA 特异性结合的原理,测得的荧光强 度可反映____________。 ③在实验过程中若要研究槲皮素是否通过抑制 DNA 复制而影响细胞周期,可在培养液中添加____________,依据是____________。
|
||||||||||
回答下列(一)、(二)小题: (一)某同学用新鲜的泡菜滤液为实验材料分离纯化乳酸菌。分离纯化所用固体培养基中因 含有碳酸钙而不透明,乳酸菌产生的乳酸能溶解培养基中的碳酸钙。回答下列问题: (1)泡菜腌制过程中起作用的主要是乳酸菌和____________。 (2)分离乳酸菌时,取适量的泡菜滤液用____________进行梯度稀释,进行稀释的理由是___________。与划线分离相比,该种分离方法的优点是___________。 (3)分离乳酸菌的培养基中加入碳酸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和中和产生的乳酸。应挑选出___________的菌落作为候选菌。 (4)下列有关微生物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 A.通常使用固体培养基对细菌进行扩大培养 B.若培养基需要调节 pH,应该在灭菌后进行 C.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固体培养基中微生物数量 D.培养过程中倒置平板可防止菌落被冷凝水冲散 (二)油菜籽中蛋白质和油脂的相对含量,与酶 1 和酶 2 对共同底物丙酮酸的竞争有关,酶 1促进蛋白质的合成,酶 2 促进油脂的合成。某研究小组得到了含有基因 A 的油菜。回 答下列问题: (1)构建重组质粒时,将基因 A 与 Ti 质粒的控制质粒 DNA 转移的基因结合,这利用了该区 段可转移至受体细胞,并整合到受体细胞____________上的特性。 (2)为实现重组质粒的导入,一般情况下,需要用____________(物质)处理农杆菌。 (3)取田间生长的油菜下胚轴,先进行___________处理,然后接种到培养基中培养形成_______, 通过____________方法分散成单细胞,其依次经历____________、球形胚、心形胚和胚状体,最后再生出完整的植株。 (4)已知基因 A 转录的 mRNA 能与酶 1 基因转录的 mRNA 互补配对。与普通油菜相比较,含基因 A 的油菜籽粒中的油脂含量会显著____________。
|
|
某昆虫的体色由位于 2 号染色体上的一组等位基因 A+(红色)、A(黄色)、a(棕色)控制,等位基因的显隐关系是 A+对 A、a 为完全显性,A 对 a 为完全显性,且只有基因 B 存 在时,上述体色才能表现,否则表现为黑色。 (1)现有红色昆虫(甲)与黑色昆虫(乙)杂交,F1 中红色:棕色=2:1,则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且存在基因型为____________的个体在胚胎期致死的情况,再让 F1 中棕色个 体交配,产生 F2 中黑色个体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__。 (2)欲判断 B、b 基因是否位于 2 号染色体上,利用F1设计如下实验,请预测实验结果(不考虑交叉互换): ①实验方案:取 F1 中一只红色雄性昆虫与 F1 中多只棕色雌性昆虫进行交配,统计子代的 表现型及比例。 ②结果预测及结论: a.若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则 B、b 基因不在 2 号染色体上; b.若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则 B、b 基因在 2 号染色体上。 (3)若上述实验最终证明 B、b 基因不位于 2 号染色体上,则四种不同颜色的昆虫基因型共有___________种。
|
|
为探究不同光质对黄秋葵幼苗叶片中光合色素的影响,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中的可变因素是____________。由图可知经____________处理,该植物叶片中光合色 素含量增加的最为明显。 (2)提取黄秋葵幼苗叶片中的光合色素时,为了使研磨更充分,可加入适量的____________。 若要绘制叶片中光合色素的吸收光谱,需以____________为纵坐标。 (3)光合色素存在于叶绿体中的____________膜上,其吸收的光能主要有两方面用途:一是使水在光下裂解为____________;二是把吸收的光能转化为____________中的化学能。
|
|
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部分组成及物质和能量流动情况如图(其中秃鹫以动物尸体为食)。 回答下列问题: (1)秃鹫在该生态系统中的成分是_______,图中有_______条捕食食物链,起点是________。 (2)若该图表示草原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则 M 的含义是____________。 (3)若该图示为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那么鹿所获得的能量除图中所示去向外,未标出 的能量还有____________。 (4)一个完善的生态系统(如热带雨林),要长期维持其正常功能,__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从外界获得物质上的补给。
|
|
某常染色体遗传病,基因型为AA的人都患病,Aa的人有50%患病,aa的人都正常。下图的两个患者家系中,已知亲代中4号与其他三人的基因型不同。下列分析判断错误的是 A.子代的4人中,能确定出基因型的只有7号 B.若5号与7号结婚,生育患病孩子的概率为3/8 C.6号与7号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2/3 D.两个家庭再生一个孩子患病的概率不相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