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细胞代谢的叙述,正确的是 A.蛔虫在细胞呼吸过程中,释放能量最多的结构是线粒体内膜 B.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即使细胞没有发生质壁分离,也不能判断是死细胞 C.细胞内能量通过ATP分子在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之间循环流通 D.在剧烈运动过程中,肌细胞释放CO2量/吸收O2量的值将增大
|
|
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细胞生长,细胞表面积增大,物质运输效率增强 B.细胞分化,细胞遗传物质不变,蛋白质种类变化 C.细胞癌变,基因发生突变,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细胞易分散转移 D.细胞凋亡,相关基因活动加强,有利于个体的生长发育和稳态的维持
|
|
下列有关“一定”的说法中,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①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的蛋白质,一定是分泌蛋白 ②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一定是DNA ③无论是真核细胞还是原核细胞,其“系统边界”一定是细胞膜 ④植物细胞内的色素,一定含有C、H、0、N、Mg ⑤组成细胞的各种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一定能够找到 ⑥种群J型增长的数学模型公式(Nt=N0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④⑥ D.②③⑤
|
|
对HIV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得到如图所示组成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A.a与a之间通过“-NH-CO-”相连接 B.甲、乙的合成主要由HIV的线粒体供能 C.乙彻底水解可产生磷酸、核糖和A、G、T、C四种碱基 D.HIV的遗传信息主要储存在大分子甲中
|
|
白假丝酵母可利用培养液中的糖产生酸和二氧化碳,酸性环境又促进白假丝酵母的增殖与发育。为研究X物质在有氧和缺氧条件下对白假丝酵母增殖和产酸的抑制作用,以酵母菌数和培养液pH值为测定指标,完善实验思路,设计实验结果记录表并分析讨论。 (要求:不考虑加入溶液对体积的影响,实验条件适宜) 回答下列问题: (1)完善实验思路: ①取若干培养瓶,分组如下: 甲组:含X物质的酵母菌培养液+白假丝酵母菌菌液,有氧条件下37℃振荡培养 ___…… ②0、12、24、36、48小时用____检测各组菌液的浑浊度,同时测pH值并记录。 ③____。 (2)设计有氧条件下的实验结果记录表____ (3)分析与讨论 ① 本实验采用浑浊度作为检测指标的原因是____。 ② 鉴定酵母菌的死活可使用美蓝染料(氧化型为蓝色,还原型为无色;使用的美蓝为氧化型,且能进入细胞)的原因是:____。 ③ 白假丝酵母能在口腔中增殖并引起一定危害,而X物质可减少这种危害,则X物质作用原理可能是____。
|
|
回答下列(一)(二)小题: (一)回答下列与酿酒和微生物有关的问题: 黑曲霉分泌糖化酶。糖化酶可将淀粉水解为葡萄糖,常用于谷物酿酒。 (1)下列选项中,最符合黑曲霉培养要求的是____。 A.蛋白胨和酵母提取物、pH为7.4 B.马铃薯和葡萄糖、pH为7.4 C.蛋白胨和酵母提取物、pH为6.0 D.马铃薯和葡萄糖、pH为6.0 (2)生产糖化酶时,先从试管斜面将黑曲霉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扩大培养。接种前,应先使____过的接种环接触培养基空白部分以达到____的目的, 再将菌体接入三角瓶的液体培养基中,在摇床上振荡培养。 (3)工业化生产中常将糖化酶和酵母菌共同固定化,用于乙醇连续发酵。若要检验共固定化技术的效果,可测量发酵液中的____、____(答出2点即可)。 (4)可用光电比色法测定乙醇浓度:先用____乙醇溶液建立标准曲线,再测定未知酒样的____即可求出乙醇浓度。 (二)2017年11月,首例体细胞克隆猴在中国诞生,让“拔毛变猴”成为现实,操作简图如下: (1)中国科学家从一只流产的雌性猕猴的胚胎中取出胎儿成纤维细胞进行体外培养,为保证培养后的细胞遗传性状均一,最基本要求是____。培养液中除普通的营养物质外,还需添加血清和____等物质。 (2)⑤过程需要借助精密的显微操作仪和高效率的____法。 (3)⑥过程为____。 由于胚胎不同发育时期____的需求不同,必须配制一系列含有___(A.不同浓度 B.不同成分 C.不同体积 D.不同CO2浓度)的培养液。 (4)为大量获得克隆猴,可将早期胚胎进行____后移植。
|
|
某研究小组在野外发现五株雌雄异株的某二倍体植物,其中两株开白花,三株开粉花,现利用这五株植株进行杂交实验:
(注: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用Aa、Bb……表示,若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用Gg、Hh……表示,无X染色体的个体不能完成胚胎发育。) (1)该植物的叶形基因位于____染色体上;花色由____对基因控制。 (2)组合二中的亲本雌株的基因型是____。 (3)利用现有植株,____(填“能”或“不能”)通过杂交育种获得窄叶雌株。 (4)利用现有红花植株进行单倍体育种,得到的可育植株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 (5)取组合一的F1中白花植株随机交配, F2中白花植株有____种基因型(只考虑花色性状)。F2中红花宽叶植株所占的比例为____。
|
||||||||||||||||||
W物质对某植物光合作用和生长的影响如下表所示。
请回答: (1)用____(填试剂名称)提取色素;用____法分离色素。滤纸条上最下面的两条色素带代表的色素主要吸收____光。 (2)光反应过程中,____中的氢在光下将NADP+还原为NADPH。 (3)施用W物质后,光合速率提高的原因包括:____含量提高,使碳反应中相关酶的数量增加;____。 (4)此研究给农业生产的启示是____。
|
||||||||||||||||||||||||||
下图是某湖泊在一段时间内的演变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涉及的演变过程属于____。此过程中会发生____和群落类型的取代现象。 (2)由于____、温度和氧气的垂直分布不同,⑤阶段群落中生物自上而下有明显的分层现象,这体现了群落的____,其中____层是浮游生物活动的主要场所。 (3)①-⑤五个阶段中抵抗外力干扰能力最强的是____阶段。
|
|
某二倍体植物的花色受D、d控制。研究发现,体细胞中d基因数多于D时,D基因的表达减弱而形成粉花突变体。现获得一株粉花突变体Ddd(基因数异常不影响配子的活力和后代的生存能力),研究人员欲研究D、d的基因座位,让其自交,F1的表现型为红花:粉花:白花=13:14:9。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该突变体发生的变异类型是基因突变 B.F1共有9种基因型,其中基因数目正常的个体占 C.F1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4种,其中染色体数异常的植株占 D.取F1中染色体数正常的植株随机交配,F2中粉花植株所占比例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