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生物试题

白蚁以木头为食,但是它自身却不能消化木纤维.但白蚁肠内的鞭毛虫能够将木纤维分解成果糖,这些果糖既可以供白蚁利用,又可以作为鞭毛虫的食物;十年前,欧洲的一种百灵鸟被引进美洲,这种鸟的生活习性与当地的草地百灵鸟相似,后来发现草地百灵鸟绝迹了;捕蝇草的两片叶子呈蚌壳状张开,当小虫进入,触动腺毛,两片叶子便合拢,将虫体消化,吸收营养.白蚁和它肠内的鞭毛虫的关系,欧洲百灵与美洲百灵的关系,捕蝇草与这种小虫的关系,依次是(  )

A.寄生、共生、捕食   B.竞争、竞争、寄生

C.共生、竞争、捕食   D.捕食、竞争、捕食

 

下列选项中,对种群密度影响最严重的是(  )

编号

生态系统

采收对象

现有生物量

年增长率/%

年采收量

马尾松林

马尾松

200000m3

2

1000m3

淡水湖泊

鲫鱼

10000kg

35

3500kg

山地

甘草

1000kg

20

300kg

滩涂

沙蚕

10000kg

30

500kg

 

A.①   B.②   C.③   D.④

 

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  )

A.标志重捕法调查灰喜鹊种群密度时标志物脱落

B.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只统计方格内菌体

C.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密地区取样

D.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以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

 

如图是紫茎泽兰入侵某地1﹣﹣9年的增长速率图形,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表现为“J”型增长     B.6年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C.增长受种群密度制约    D.第5年间种内斗争最剧烈

 

自然条件下,种群呈“S”型增长.假设某地一种群的K值为200,N表示该种群数量,据表分析正确的是(  )

曲线上的点

N

满分5 manfen5.com

S1

10

0.90

S2

50

0.575

S3

100

0.50

S4

150

0.25

S5

180

0.10

 

A.满分5 manfen5.com值越小,种群增长越快

B.S4点时环境阻力开始影响种群增长

C.渔业捕捞作业需控制剩余量在S3

D.蝗虫防治应在蝗虫达到S1点之前进行

 

如图所示为自然环境中生物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cd段波动主要是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动所致

B.“竭泽而渔”会使鱼虾数量下降至b以下,可能会使生态系统发展停滞甚至崩溃

C.灭鼠时如果仅杀死一半老鼠,效果可能适得其反

D.自然界的生物的环境容纳量只能在一定范围内波动,不会被突破

 

如图是“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中常用的两种装置,叙述不正确的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A装置的花盆壁C和放在其中的土壤之间留一定空隙的目的是便于空气流通

B.B装置通常用于对体型较小的土壤动物进行采集

C.A装置主要是利用土壤动物趋光、避高温、趋湿的习性采集

D.用B装置采集的土壤动物可以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

 

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曲线增长;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曲线增长.有关种群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K值是环境的最大负荷量,不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

B.为保护鱼类资源,捕捞的最佳时机应选择在d点左右

C.若图示为蝗虫种群增长曲线,则防治虫害应在c点之后

D.若图示为草履虫种群增长曲线,则环境阻力出现在e点后

 

下列组合中,依次属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一组是(  )

①一块稻田中所有三化螟幼虫、蛹和成虫

②崇明岛东滩的全部生物

③东方绿洲的全部生物及无机环境

④九段沙湿地的全部动物及绿色植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① D.①②④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积累的丰富农业生产经验,至今许多仍在实践中应用.下列叙述与植物激素作用无直接关系的是(  )

A.适时打顶去心,可促棉株开花结实.(据《农桑辑要》)

B.肥田之法,种绿豆最佳,小豆、芝麻次之.(据《齐名要术》)

C.正月种白稻,五月收获后,根茬长新稻,九月又成熟(据《广志》)

D.新摘未熟红柿,每篮放木瓜两三枚,得气即发,涩味尽失.(据《格物粗谈》)

 

共629798条记录 当前(34951/62980) 首页 上一页 34946 34947 34948 34949 34950 34951 34952 34953 34954 34955 34956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