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菜发酵的微生物主要是乳酸菌,而在发酵初期,水槽内经常有气泡产生,这些气泡产生的原因及成分分别是( ) A.乳酸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初期进行有氧呼吸产生CO2;气体为CO2 B.因腌制过程中的盐进入蔬菜使蔬菜体积缩小,气体被排出;气体为空气 C.发酵初期活动强烈的是酵母菌,其利用氧产生的气体;气体为CO2 D.乳酸菌在发酵过程中产生了热量,使坛内温度升高,空气受热膨胀排出,气体为空气
|
|
关于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叙述错误的是( ) A.操作顺序为计算、称量、溶化、倒平板、灭菌 B.将称好的牛肉膏连同称量纸一同放入烧杯 C.待培养基冷却至50OC左右时进行倒平板 D.待平板冷却凝固约5~10min后将平板倒过来放置
|
|
下图中图甲是果醋发酵装置。发酵初期不通气,溶液中有气泡产生;中期可以闻到酒香;后期接种醋酸菌,适当升高温度并通气,酒香逐渐变成醋香。图乙中能表示整个发酵过程培养液 pH 变化的曲线是 A.① B.② C.③ D.④
|
|
下列能选择出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培养基是( ) A.KH2PO4、Na2HPO4、MgSO4·7H2O、葡萄糖、尿素、琼脂、水 B.KH2PO4、Na2HPO4、MgSO4·7H2O、葡萄糖、琼脂、水 C.KH2PO4、Na2HPO4、MgSO4·7H2O、尿素、琼脂、水 D.KH2PO4、Na2HPO4、MgSO4·7H2O、牛肉膏、蛋白胨、琼脂、水
|
|
在一个细胞周期中,最可能发生在同一时期的是( ) A.着丝点的分裂和细胞质的分裂 B.染色体数加倍和染色单体形成 C.细胞板的出现和纺锤体的出现 D.染色体复制和中心粒复制
|
|
下图中图1、图2分别表示某种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模式图,图3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目的变化,图4表示有丝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和核DNA数量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 1 所示细胞中共有 4 条染色体,8 个 DNA 分子;图 2 所示细胞中共有 0 条姐妹染色单体 B.图 1 所示细胞处于图 3 中 BC 段;完成图 3 中 CD 段变化的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C.图 1 中 1 为纺锤丝,图 1 细胞中染色体与核 DNA 数量关系可对应图 4 中 a D.图 4 中 a 可对应图 3 中的 DE 段;图 4 中 c 也可对应图 3 中的 DE 段
|
|
如图表示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形态变化,由图分析可知( ) A.甲→乙的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B.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通常在丙时期 C.丙→戊的过程中可发生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 D.戊阶段细胞中染色体数是DNA分子数的两倍
|
|
据报道,科研人员选取成人皮肤细胞,将其培育成神经干细胞后,放入特制的环境中,诱导组织进一步生长发育,最终形成一个豌豆大小的“微型人脑”。这个组织已经达到 9 周胎儿大脑的发育水平,但尚不能独立思考。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由成人皮肤细胞培育成微型人脑,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B.由成人皮肤细胞培育出微型人脑过程中,既有细胞分裂又有细胞分化 C.若培育过程中出现细胞凋亡,这是由基因决定的 D.若培育过程中出现癌变,则细胞膜的成分会改变
|
|
下图是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a)数目、核 DNA 分子(b)数目的柱形统计图,对此进行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时期染色体还未复制,核DNA已完成了复制 B.③时期核膜、核仁重建,细胞中部出现细胞板 C.①→②表示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但核 DNA 分子数目不变 D.②→③表示同源染色体相互分离,染色体和核 DNA 分子数目也随之减半
|
|
在细胞的生命历程中,会出现分裂、分化等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的有丝分裂对生物性状的遗传有贡献 B.哺乳动物的造血干细胞是未经分化的细胞 C.细胞分化是细胞内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D.通过组织培养可将植物叶肉细胞培育成新的植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