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生物试题

科学家用含有15N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再用该大肠杆菌培养T2噬菌体,待大肠杆菌解体后,15N 

A不出现在T2噬菌体中

B仅出现在T2噬菌体的DNA中

C出现在T2噬菌体的外壳和DNA中

D仅出现在 T2噬菌体的外壳中

 

利用两种类型的肺炎双球菌进行相关转化实验。各组肺炎双球菌先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处理,再培养一段时间后注射到不同小鼠体内。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通过e、f对照,能说明转化因子是DNA而不是蛋白质

Bf组可以分离出S和R两种肺炎双球菌

C由该实验可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Db、c、f三组中的菌可导致小鼠死亡

 

分析四个双链DNA样品分别得到下列资料:

种类

样品1

样品2

样品3

样品4

碱基含量

15%C

12%G

35%T

28%A

哪两个样品最可能取自同一生物个体 

A样品1和样品2   B样品1和样品3

C样品2和样品4   D样品3和样品4

 

人类遗传病中,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由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的,甲家庭中丈夫患抗维生素D佝偻病,妻子正常;乙家庭中,夫妇都表现正常,但妻子的弟弟患红绿色盲,从优生的角度考虑,甲、乙家庭应分别选择生育 

A男孩、男孩       B女孩、女孩

C男孩、女孩        D女孩、男孩

 

鸟类的性别是由Z和W两条性染色体不同的组合形式决定的,家鸡的羽毛芦花B对非芦花b为显性,这对基因只位于Z染色体上。请设计一个杂交组合,单就毛色便能辨别出雏鸡的雌雄 

A芦花雌鸡×非芦花雄鸡     B芦花雌鸡×芦鸡雄鸡

C非芦花雌鸡×芦花雄鸡       D非芦花雌鸡×非芦花雄鸡

 

图所示,已知果蝇红眼A和白眼a由位于X染色体上Ⅰ区段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而果蝇刚毛B和截毛b由位于X染色体和Y染色体上Ⅱ区段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突变型都表现隐性性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若纯种野生型雄果蝇与突变型雌果蝇杂交,则F1中不会出现截毛

B若纯种野生型雄果蝇与突变型雌果蝇杂交,则F1中不会出现白眼

C若纯种野生型雌果蝇与突变型雄果蝇杂交,则F1中会出现截毛

D若纯种野生型雌果蝇与突变型雄果蝇杂交,则F1中会出现白眼

 

图表示果蝇的一个细胞,其中数字表示染色体,字母表示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从染色体情况上看,该果蝇只能形成一种配子

Be基因控制的性状在雌雄个体中出现的概率相等

C形成配子时基因A、a与B、b间自由组合

D只考虑3、4与7、8两对染色体时,该个体能形成四种配子,并且配子数量相等

 

面为动物细胞分裂过程示意图,据图分析可得出 

 

A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体积明显增大的时期是OP段

B由D点到E点的原因是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C在图中的GH段和OP段,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数是相等的

D图中L点→M点所示过程的进行,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

 

图示高等动物的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一定为次级精母细胞

B. 乙一定为初级精母细胞

C. 丙为次级卵母细胞或第一极体

D. 丙中的Mm为一对同源染色体

 

下列关于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减数分裂产生的卵细胞和精子在受精过程中是随机结合的

B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生物的生存和进化具有重要意义

C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可维持生物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的恒定

D受精卵中继承了双亲等量的遗传物质

 

共629798条记录 当前(32187/62980) 首页 上一页 32182 32183 32184 32185 32186 32187 32188 32189 32190 32191 32192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