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细胞生命历程说法正确的是 A. 蓝细菌产生子代细胞的分裂方式为无丝分裂 B. 正常细胞分化后的遗传物质相同,RNA完全不同 C. 细胞衰老过程中酪氨酸酶的活性降低,导致白化病的发生 D. 细胞发生癌变过程中,形态发生显著变化,有的产生甲胎蛋白和癌胚抗原等物质
|
|
|
人工瘤胃模仿了牛羊等反刍动物的胃,可用来发酵处理秸秆,提高秸秆的营养价值。为了增强发酵效果,研究人员从牛胃中筛选纤维素酶高产菌株,并对其降解纤维素能力进行了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涂布平板时,滴加到培养基表面的菌悬液量不宜过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试管内分装含琼脂的培养基时,若试管口粘附有培养基,需要用酒精棉球擦净的原因是_______。
(3)刚果红可以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但并不与纤维素降解产物纤维二糖和葡萄糖发生这种反应。研究人员在刚果红培养基平板上,筛选到了几株有透明降解圈的菌落(见上图)。图中降解圈大小与纤维素酶的_____有关。图中降解纤维素能力最强的菌株是_____(填图中序号)。 (4)研究人员用筛选到的纤维素酶高产菌株J1和J4,在不同温度和pH条件下进行发酵,测得发酵液中酶活性的结果见下图,推测菌株_____更适合用于人工瘤胃发酵,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某些土壤细菌可将尿素分解成CO2和NH3,供植物吸收和利用。回答下列问题: (1)有些细菌能分解尿素,有些细菌则不能,原因是前者能产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分解尿素的细菌不能以尿素的分解产物CO2作为碳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可用葡萄糖作为碳源,进入细菌体内的葡萄糖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2)为了筛选可分解尿素的细菌,在配制培养基时,应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填“尿素”“NH4NO3”或“尿素+NH4NO3”)作为氮源,不选择其他两组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来筛选分解尿素细菌的培养基含有KH2PO4和Na2 HPO4,其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
|
|
将马铃薯去皮切块,加水煮沸一定时间,过滤得到马铃薯浸出液。在马铃薯浸出液中加入一定量蔗糖和琼脂,用水定容后灭菌,得到M培养基。 回答下列问题: (1)M培养基若用于真菌的筛选,则培养基中应加入链霉素一抑制___________的生长,加入了链霉素的培养基属于___________培养基。 (2)M培养基中的马铃薯浸出液为微生物生长提供了多种营养物质,营养物质类型除氮源外还有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氮源进入细菌后,可参与合成的生物大分子有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3)若在M培养基中用淀粉取代蔗糖,接种土壤滤液并培养,平板上长出菌落后可通过加入显色剂筛选出能产生淀粉酶的微生物,加入的显色剂是___________,该方法能筛选出产生淀粉酶微生物的原理___________。 (4)甲、乙两位同学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测定某一土壤样品中微生物的数量,在同一稀释倍数下得到以下结果: 甲同学涂布了3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分别是110、140和149,取平均值133。 乙同学涂布了3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分别是27、169和176,取平均值124。 有人认为这两位同学的结果中,乙同学的结果可信度低,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泡菜是我国的传统食品之一,但制作过程中产生的亚硝酸盐对人体健康有潜在危害,某兴趣小组准备参加“科技创新大赛”,查阅资料得到下图。
(1)制作泡菜时,泡菜坛一般用水密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题图,与第3天相比,第8天后的泡菜更适于食用,因为后者____________,PH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小组同学用新鲜的泡菜滤液为实验材料分离纯化乳酸菌。分离纯化乳酸菌时,首先需要用无菌水对泡菜滤液进行_________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离纯化所用固体培养基中因含有碳酸钙而不透明,乳酸菌产生的乳酸能溶解培养基中的碳酸钙。推测在分离纯化所用的培养基中加入碳酸钙的作用,除了中和产生的乳酸外还能______。分离纯化时应挑选出______(选填“具有透明圈”或“没有透明圈”)的菌落作为候选菌。 (4)乳酸菌在-20℃长期保存时,菌液中常需要加入一定量的_______________(填“蒸馏水”“甘油”或“碳酸钙”)。
|
|
|
某研究小组以紫葡萄为原料制作葡萄酒的基本流程和装置示意图如下。
请回答: (1)制作葡萄浆前,对葡萄进行_________和用红色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制作酵母悬液时,在干酵母中加入少量温水和极少蔗糖,待酵母悬液中出现_______即可。 (2)装瓶后开始一段时间,发酵瓶中溶解氧的含量变化是______。发酵过程中,发酵瓶中酒精的含量变化是________。 (3)下列关于装置中有水弯管作用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中,判断发酵完毕的依据是______。 A.发酵瓶中pH开始下降 B.发酵瓶中停止出现气泡 C.发酵瓶中酒精浓度达到30% D.发酵瓶中酵母菌数量急剧减少 (5)欲利用葡萄酒制作果醋,发酵瓶中应加入的菌种是______,该菌种在________条件下能将乙醇氧化为醋酸,发酵温度为_________。
|
|
|
下列关于纤维素和纤维素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纤维素中不含能量,且人和其他动物无消化纤维素的酶,因此无法作为能源物质 B. 纤维素是一种由葡萄糖缩合而成的还原性多糖 C. 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至少包括C1酶、Cx酶和葡萄糖苷酶三种 D. 葡萄糖苷酶可把纤维素分解成葡萄糖
|
|
|
下列关于微生物培养和利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只能对微生物进行计数不能分离微生物 B. 接种时连续划线的目的是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获得单菌落 C. 以尿素为唯一氮源且含酚红的培养基可选择和鉴别尿素分解菌 D. 应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对微生物进行计数的估计值比实际值偏小
|
|
|
分离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对培养基的要求是( ) ①加尿素 ②不加尿素 ③加琼脂糖 ④不加琼脂糖⑤加葡萄糖 ⑥不加葡萄糖 ⑦加硝酸盐 ⑧不加硝酸盐 A. ①③⑤⑦ B. ②④⑥⑧ C. ①③⑤⑧ D. ①④⑥⑦
|
|
|
现有两种固体培养基,已知其配制时所加的成分和含量如下表,用这两种培养基分别去分离土壤中的两种微生物,你认为它们适于分离 ( )
A. 甲培养基适于分离自养型自生固氮菌;乙培养基适于分离异养型自生固氮菌 B. 甲培养基适于分离异养型自生固氮菌;乙培养基适于分离自养型自生固氮菌 C. 甲培养基适于分离酵母菌;乙培养基适于分离真菌 D. 甲培养基适于分离自养型共生细菌;乙培养基适于分离异养型共生固氮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