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生物试题

下面是植物组织培养过程示意图,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上述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是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B. 外植体若是菊花茎段组织,则在配制MS固体培养基时,可以不添加植物激素

C. 外植体若是月季的花药,则图中的①过程不需要光照

D. 外植体若是菊花的根尖组织,因细胞中没有叶绿体,故培养成的新植株叶片无色

 

下列四个选项中没有采取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是( )

A. 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植株

B. 秋水仙素处理幼苗获得多倍体植株

C. 人工种子的培育

D. “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的培育过程

 

下图表示四倍体兰花叶片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通过消毒和无菌操作避免①②过程发生杂菌污染

B. 需生长调节物质调控①②过程的细胞分裂和分化

C. 细胞全能性表达前提是过程,体现在②③过程

D. 此兰花的花药离体培养所得植株为二倍体植株

 

与植物体细胞杂交密切相关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利用离心、振动、电刺激等诱导    B. 利用聚乙二醇(PEG)等试剂诱导

C. 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D. 快速繁殖、培育无病毒植物

 

下面关于植物细胞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叶肉细胞脱分化后可形成无定形状态的薄壁细胞

B. 叶肉细胞经再分化过程可形成愈伤组织

C. 融合植物叶肉细胞时,应先去掉细胞膜

D. 叶肉细胞离体培养时,一定能表现出全能性

 

北极比目鱼中有抗冻基因,其编码的抗冻蛋白具有 11 个氨基酸的重复序列,该序列重复次数越多,抗冻能力越强。下图是获取转基因抗冻番茄植株的过程示意图,有关叙述正 确的是(    )

A. 过程①获取的目的基因,可用于基因工程和比目鱼基因组测序

B. 将多个抗冻基因编码区依次相连成能表达的新基因,就能得到抗冻性增强的抗冻蛋白

C. 过程②构成的重组质粒应具有标记基因,并需要转入农杆菌进行筛选

D. 应用 DNA 探针技术,可以检测转基因抗冻番茄植株中目的基因的存在及其完全表达

 

基因治疗是(   )

A. 把健康的外源基因导入有基因缺陷的细胞中,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B. 对有基因缺陷的细胞进行修复,从而使其恢复正常,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C. 运用人工诱变的方法,使有基因缺陷的细胞发生基因突变恢复正常

D. 运用基因工程技术,把有基因缺陷的基因切除,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下列关于蛋白质工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蛋白质工程能定向改造蛋白质分子的结构,使之更加符合人类的需要

B. 蛋白质工程是在分子水平上对蛋白质分子直接进行操作,定向改变分子的结构

C. 蛋白质工程能产生出自然界中不曾存在过的新型蛋白质分子

D. 蛋白质工程与基因工程密不可分,又被称为第二代基因工程

 

目前,欧洲、亚洲许多国家都发现了禽流感疫情,并引起了人体感染,造成多人死亡。科学工作者经研究,发现了数种快速检验禽流感病原体的方法,以正确诊断禽流感,下列与禽流感病原体研究、诊断有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镜检法:在光学显微镜下直接观察病人的痰液或血液,以发现病原体

B. PCR:体外基因复制技术,可在几十分钟内把病原体的基因扩展到数百万倍

C. 抗原抗体法:用特殊制备的病原体蛋白质与病人血清中的相关抗体特异性结合,发现病原体

D. DNA探针技术:用放射性同位素、荧光因子等标记的DNA 分子做探针,利用DNA分子杂交原理来检测病原体

 

下图为利用生物技术获得生物新品种的过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A→B过程中一般用4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并加入两种引物

B. B→C为转基因绵羊的培育过程,常选用的受体细胞是卵母细胞

C. A→B过程利用了DNA(双链)复制原理,需要使用耐高温的DNA聚合酶

D. B→D为转基因植物的培育过程,其中④过程常用的方法是农杆菌转化法

 

共629798条记录 当前(11550/62980) 首页 上一页 11545 11546 11547 11548 11549 11550 11551 11552 11553 11554 11555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