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生物试题

微生物培养过程中,肉眼鉴别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杆菌的重要依据是( )

A. 细菌的大小、形状、颜色    B. 菌落的大小、形状、颜色

C. 有无鞭毛    D. 培养基的不同

 

下列关于发酵过程产物检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果酒发酵是否产生酒精,可用重铬酸钾溶液来检验

B. 检验醋酸产生的简单易行的方法是品尝或用pH试纸鉴定

C. 泡菜制作过程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可以测定

D. 测定果酒、果醋的产生和亚硝酸盐的含量均可用品尝法

 

下列产醋最多的措施是( )

A. 将果酒中加入食醋,并通气

B. 将果酒中加入变酸的酒表面的菌膜,并通气

C. 将果酒暴露在空气中

D. 将果酒中加入冲洗葡萄的水,并通气

 

制作泡菜的过程实际上是应用了乳酸菌的呼吸作用。将原料放入泡菜坛后应当怎样处理才能得到可口的泡菜

A. 马上密闭,保持3040 ℃

B. 直通风,不封闭,保持3040 ℃

C. 先通风后密闭,保持3040 ℃

D. 马上密闭,保持60 ℃以上

 

下列关于腐乳制作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 豆腐长出毛霉后加盐腌制的目的是促进毛霉生长

B. 含水量为70%的豆腐利于保持湿度,适宜制作腐乳

C. 加盐和加酒都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D. 密封瓶口前最好将瓶口通过火焰以防杂菌污染

 

下列有关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参与果酒发酵和果醋发酵的微生物都含有线粒体

B. 果酒制成后只需将装置转移至温度较高的环境中即可制作果醋

C. 在腐乳制作过程中必须有能生产蛋白酶的微生物参与

D. 在腐乳装瓶时自下而上随层数的增加逐渐减少盐量

 

下列关于腐乳制作过程中的操作,正确的是(  )

A. 先将豆腐切成块放在消毒的笼屉中,保持温度在15~18 ℃,并保持一定的湿度

B. 将长满毛霉的豆腐放在瓶中,并逐层加盐,接近瓶底的盐要铺厚一些

C. 卤汤中酒的含量一般控制在14%左右

D. 卤汤中香辛料的作用仅仅是调制风味,且越多越好

 

变酸的酒表面有一层膜、泡菜坛表面长的一层膜、腐乳外面有一层致密的皮,它们分别是

A. 醋酸菌、乳酸菌、毛霉菌丝 B. 醋酸菌、毛霉菌、毛霉菌丝

C. 醋酸菌、酵母菌、毛霉菌 D. 酵母菌、醋酸菌、乳酸菌

 

在制备泡菜样品处理液时,对滤液起净化作用的是( )

A. 氢氧化铝溶液 B. 氢氧化钠溶液 C. 氯化镉溶液 D. 氯化钡溶液

 

分别将四份100 mL混有乳酸菌的牛奶装入甲(500 mL)、乙(250 mL)、丙(150 mL)、丁(100 mL)4个锥形瓶中,密封保存,其中发酵最好的是(  )

A. 甲瓶 B. 乙瓶 C. 丙瓶 D. 丁瓶

 

共629798条记录 当前(11344/62980) 首页 上一页 11339 11340 11341 11342 11343 11344 11345 11346 11347 11348 11349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