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列关于酶和ATP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保存人唾液淀粉酶的最适温度是37℃ B. 酶、遗传物质和抗体都属于生物大分子 C. 细胞中的吸能反应必然伴随ATP的合成 D. 一个ATP分子中含有的化学能比一个葡萄糖分子多
|
|
|
某科学兴趣小组研究M、N、P三种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发现M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但含有核糖体,N细胞含有叶绿体,P细胞能合成糖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M细胞无线粒体,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B. N细胞中的遗传物质一定为DNA C. M、P细胞一定是取材于异养型生物 D. M、N、P细胞均有发生染色体变异的可能
|
|
|
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细胞膜中的磷脂是一种由甘油、脂肪酸和磷酸等组成的分子 B. 核糖体是噬菌体、细菌、酵母菌唯一共有的细胞器 C. 高尔基体与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形成有关 D. 细菌细胞增殖的方式为无丝分裂
|
|
|
如图表示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运输过程,①、②、③表示细胞器,a、b、c表示某些过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①、②、③分别是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 B. 该过程可以说明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 C. a表示脱水缩合过程,b、c表示蛋白质的加工及运输过程 D. 图解中的过程在原核细胞中也可以进行
|
|
|
下列关于细胞学说及其建立,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学说主要是由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的 B. 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是细胞学说的重要内容 C. 细胞学说认为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 D. 细胞学说阐明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多样性
|
|
|
下列有关生物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人成年以后,身体细胞的含水量会保持不变 B. 细胞内结合水/自由水的比值,种子萌发时比休眠时高 C. Mg是一种叶绿素分子中的微量元素 D. 人体血液中Ca2+浓度太低,会出现肌肉抽搐等症状
|
|
|
下列关于脂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脂肪中只含有C、H、O、N四种元素 B. 性激素对维持生物体的生殖过程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C. 脂肪只存在于动物的脂肪细胞中,而植物细胞中没有 D. 构成生物体的细胞膜上存在磷脂、脂肪等脂类物质
|
|
|
下图为“DNA粗提取和鉴定”实验的相关操作:
(1)下列有关“DNA的粗提取和鉴定”实验原理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 A.DNA在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随NaC1溶液浓度的降低而减小 B.利用DNA不溶于酒精的性质,可除去细胞中溶于酒精的物质而得到较纯的DNA C.DNA是大分子有机物,不溶于水而溶于某些有机溶剂 D.在沸水中,DNA遇二苯胺会出现紫色反应 (2)由于鸡血较难找到,某学生试图用人血代替,结果没有成功,其原因最可能(_______) A.操作方法不对 B.人血含DNA太少 C.NaC1溶液浓度太高 D.加二苯胺太少 (3)图中实验材料A可以是______等,需要在研磨前加入的B是______。 (4)通过上述所示步骤得到滤液C后,再向滤液中加入2moL/L的NaC1溶液的目的是______,再过滤得到滤液D,向滤液D中加入蒸馏水的目的是______。 (5)在“DNA的粗提取和鉴定”实验中,将含有一定杂质的DNA丝状物分别放入体积为2L的四种溶液中,经搅拌后过滤,获得4种滤液,含DNA最少的是滤液____。
|
|
|
纤维素是地球上含量最丰富的多糖类物质,每年产生量超过70亿吨,其中只有40%~60%能被土壤中某些微生物分解利用。微生物专家们力图分离培养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制成催腐剂对作物秸秆进行处理,提高纤维素的利用率,同时减轻秸秆燃烧带来的环境污染。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微生物分解纤维素的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最终可以将纤维素分解成______。 (2)要有效分离获得产纤维素酶菌,培养基必须添加的碳源物质是______。 (3) 微生物专家从发黑的树干上分离出有分解纤维素能力的高产菌株,制备了选择培养基,将菌液进行一系列______,从而得到单个菌落,再采用______法进行鉴定,得到如图所示的菌落。在操作过程中,下列选项不需要的是_____。 A.酒精灯 B.培养皿 C.显微镜 D.无菌水
(4)降解纤维素能力最强的菌株是______(填图中序号)。与图中降解圈大小有关的因素有______(多选)。 A.纤维素酶的产量 B.纤维素酶的活性 C.菌落中产纤维素酶菌的种类多少 D.培养基中纤维素的含量 (5)专家们研制的降解秸秆的催腐剂是十余种能分解纤维素的霉菌、细菌和酵母菌的组合,其中______在细胞结构上与其他两者不同。
|
|
|
人们使用含三丁基锡、三苯基锡等有机锡化合物的油漆涂于船只、海洋建筑物等的表面,有效防止了海洋生物附着生长,但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油漆中的有机锡可释放入海,对多种生物造成毒害。现欲从海洋底泥中分离分解三丁基锡的微生物。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获得能降解三丁基锡的微生物菌种,可在被三丁基锡污染的海洋底泥中取样,并应选用以______为碳源的培养基进行选择培养。除含有碳源外,培养基还应含有______、______、无机盐和蒸馏水等。 (2)常用的微生物接种方法有两种,但只有______可用于微生物的计数,运用该方法计数的结果往往比实际数目______(填“高”或“低”),原因是______。在平板划线操作中,接种环在使用前要先灼烧,其目的是______。 (3)将获得的3种待选微生物甲、乙、丙分别接种在含少量三丁基锡的相同培养液中培养(培养液中其他营养物质充裕、条件适宜),观测从实验开始到微生物停止生长所用的时间,甲、乙、丙分别为33小时、15小时、46小时,则应选择微生物______作为菌种进行后续培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