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两图的说法,符合史实的有
①“柏林墙”的修筑是“冷战”的产物 ②“柏林墙”是“冷战”时期德国分裂的象征 ③“柏林墙”的倒塌预示着德国走向统一 ④“柏林墙”的倒塌成为两极格局最后解体的标志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
德国分裂后,西德的政治中心是 A.柏林 B.西柏林 C.汉堡 D.波恩
|
|
有关联合国的说法正确的是 A.总部设在美国的旧金山 B.实行“大国一致”原则 C.一直是世界正义的讲坛 D.率先坚持民族自决原则
|
|
二战后初期,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们意识到整体世界的存在及其双重性,整体世界开始朝制度化方向发展,其主要表现是 A.对法西斯的惩处 B.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C.联合国成立及《联合国宪章》制定 D.布雷顿森林体系的酝酿和成立
|
|
下列关于雅尔塔体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依据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的基本原则确立 B. 改变了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 C. 建立在美苏均势基础之上 D. 美国确立了全球霸主地位
|
|
二战结束后,苏联与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之间矛盾突出,使国际关系日趋紧张。这种突出矛盾首先表现在 A.争夺对联合国的控制权问题 B.处理战败国和解决战争遗留问题 C.争夺对西欧的控制权问题 D.成立“北约”和“华约”的问题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故圣人云:“我无为,人自化;我好静,人自正;我无事,人自富;我无欲,人自朴。” ——老子《道德经》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於道路矣。 ——孟子《孟子·梁惠王上》 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论语》 (1)请概括材料的主要观点。(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春秋战国时期产生这样观点的客观原因。(2分)
材料二 何为民国?美国总统林肯氏有言曰:“民之所有,民之所治,民之所享。”此之谓民国也。何谓民权?即近来瑞士国所行之制:民有选举官吏之权,民有罢免官吏之权,民有创制法案之权,民有复决法案之权,此之谓四大民权也。必具有此四大民权,方得谓为纯粹之民国也。 ——孙中山《建国方略》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对于“民之所享”的具体做法。(3分)孙中山认为“以民为本”,民除了经济权益还应该有哪些政治权益?(4分) 材料三 英国于1946年8月通过国民保障法,规定投保职工在就业、退休、怀孕、工伤、疾病、死亡等情况下可以申请补助;11月通过国民医疗保健制度;1948年颁布国民援助法,由政府拔款给贫困者以社会违法救济。德国也通过保险、救济、补助等社会保障手段来缓和私有制和竞争所必然的社会冲突。 ――摘编自段炳林《世界当代史》等 (3)概括现代西方在哪些方面保障“民本”。(4分) (4)今天我们应该如何践行“以民为本“?(3分)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一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4分)
材料二 1999年全球500强跨国公司总部地点的分布
——据戴维·赫尔德《全球化与反全球化》改编 (2)据材料二指出跨国公司总部的分布态势。(4分)这种态势反映出20世纪末的经济发展有何显著特点?(2分)
(3)中国面对这样的经济发展应如何应对?(2分)
|
|||||||||||||||||||||||||
今天中国成为世界为数不多的掌握空间技术的国家之一。标志中国在技术和运载火箭技术方面迈入世界先进国家行列的是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C.神舟号宇宙飞船发射成功 D.银河巨型计算机研发成功
|
|
2001年2月19日,袁隆平获得了我国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袁隆平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领域是 A.国防科技领域 B.农业科技领域 C.信息技术领域 D.空间技术领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