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初期,当时刚成立的中国政府曾把下列歌词作为国歌广泛传播:“东亚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这个政府“揖美追欧”的表现有 ①实行三权分立 ②实行内阁责任制 ③实行“耕者有其田” ④鼓励发展工商业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
|
诗联网2009年7月14日发布的一首中写道:“迷雾云遮难敞亮,宇寰久夜盼骄阳。柏宅楼上龙聚首,湘水岸边船启航。初战娄山标魄力,四夺赤水过长江。行程二万通华北,□□□□挽国邦。”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处应该填写 A.中共成立 B.国共合作 C.抗战胜利 D.遵义会议
|
|
1952年我国邮电部发行纪念十月革命的邮票,名称为“伟大的苏联十月革命35周年纪念”,全套4枚。其中第一枚图案为毛泽东访苏期间和斯大林在一起;第二枚图案为列宁在第二次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上讲话。此套邮票成为我国第一套错体票,其错误在于: A.标题中的“苏联十月革命” B.标题中的“35周年纪念” C.第一枚图案 D.第二枚图案
|
|
“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暂驻足衡山湘水,又成离别。绝缴移栽桢干质,九州遍洒黎元血……待驱除仇寇,复神京,还燕碣 ”这首大学校歌出现的时期应是 A.1912—1919年 B.1920—1926年 C.1927—1936年 D.1937—1945年xxk
|
|
民国十一年,孙中山说过这样一段话:“中华民国就像我的孩子,他现在有淹死的危险。……我向英国和美国求救,他们站在岸上嘲笑我。”为改变这种现状,他进行了一系列不懈努力,其中不包括: A.实现国共合作 B.颁布《临时约法》 C.发动国民革命运动 D.提出“新三民主义”
|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归还给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与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事实证明,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下列关于“这场运动”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只有学生和知识分子参加 ②工人阶级是先锋军 ③“这个丢失的省份”指山东省 ④激发了中国人民的反帝意识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
|
梁启超先生评价辛亥革命具有“空前绝后的大意义”,“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由此推断,他认为辛亥革命 A.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D.扩大了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
|
|
近代前期中国有份《盟约书》表示为保卫国土,“万死不辞”,“纵使片土之剩,一线之延,亦令保全,不令倭得”。文中所要保全的国土是 A.香港 B.东北 C.台湾 D.南京
|
|
法国总统萨科齐不顾中国人民反对,悍然会见了窜访欧洲的达赖喇嘛,成为欧盟历史上第一个会见达赖的轮值主席,这严重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感情。下列事件中有法国参与的历史事件有:
①《南京条约》开启中国屈辱历程 ②火烧圆明园
③《辛丑条约》陷中国于半殖民地深渊 ④巴黎和会上拒绝中国的正当要求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
|
“它排除了丞相个人专断,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而且增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和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材料中的“它”是指 A.西汉郡国并行制度 B.唐朝三省六部制度 C.元朝的行省制度 D.明朝的内阁制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