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题
题型:选择题
难度:简单

当苏俄决定实行新经济政策时有人吼道:“列宁要把我们带到哪里去?”列宁做出了很好的回答:“退一步,进两步。退是为了进,为了进必须退,不退就不能进。”这里“退一步”、“进两步”是指

A.实行工业国有化,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B.实行国家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C.放弃计划经济,实行市场经济

D.放弃余粮收集制,实行粮食税

 

题型:选择题
难度:简单

在不同的时期,只有那些根据自己的国情和时代的需要做出了正确战略判断的国家,才能获得历史的青睐。能够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A.新航路开辟后的西班牙和葡萄牙     B.工业革命后的晚清政府

C.大危机后的罗斯福新政            D.赫鲁晓夫开展种植玉米运动

 

题型:选择题
难度:简单

历史学家余英时在研究中国近代历史的过程中提出了“转石效应”——改革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一经发动,便如危崖转石,非达于平地不止,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之后,浪潮就会冲击到法律和政治领域。依据上述观点,在中国近代史上引发“转石效应”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题型:选择题
难度:简单

17世纪以来,荷兰与英国相继崛起。两国崛起的相似因素在于

A.进行海盗式劫掠                     B.最早探寻新航路

C.通过垄断性贸易公司殖民扩张         D.率先开展了工业革命

 

题型:选择题
难度:简单

苏轼曾经指出:“民庶之家,置庄田,招佃农,本望租课,非行仁义,然犹至水旱之岁,必须放免欠负、贷借种粮者,其心诚恐客散而田荒,后日之失必倍于今故也。”苏轼的这句话反映出的主要问题是

A.宋代时期土地兼并现象日益严重 

B.宋代地主具有开展民间赈济的社会责任感

C.从宋代开始农村出现以租佃关系进行土地经营

D.宋代佃户租种土地有较大的选择权和自由度 

 

题型:选择题
难度:简单

“作为一种独立于美苏两国领导的军事条约组织的道德力量,强调最初在万隆会议上获得赞成的和平共处原则”。上述材料评论的是

A.联合国的建立                     B.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C.欧洲共同体的形成                 D.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

 

题型:选择题
难度:简单

 

杜勒斯在1958年说,“如果给予中国共产党政权这样的承认,那对于远东各非共产党国家的政府的生存几乎是致命的打击。……那会使它们在远东威信和影响大大增加”。美国的这一对华政策破产的标志是

A.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                    B.基辛格秘密访华

C.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D.《中美上海公报》的发表

 

题型:选择题
难度:简单

1923年共产国际指出,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实行合作是必须的……但中国共产党无论如何不应在这些活动中隐藏自己特殊的旗帜。这里“特殊的旗帜”指      

A.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B.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

C.武装斗争的革命方针                D.革命统一战线方针

 

题型:选择题
难度:简单

花鼓戏原是在农村流动演出的民间戏曲,某一时期,在城市风行,引起政府的查禁。不过禁者自禁,演者仍演,尤其是在租界区,还开了不少新戏馆。据此推断“某一时期”是指   

A.明朝末年       B.清朝前期        C.清末民初        D.过渡时期

 

题型:选择题
难度:简单

《联邦党人论稿》指出:“如果美国继续维持当时‘权力首先是地域性的’政治结构,美洲必然两次被欧洲列强所瓜分,从而丧失独立战争的成果。”上述材料反映的核心问题是联邦党人要求

A.维护各州的权力   B.争取民族独立   C.加强中央政府权力   D.建立民主制度

 

共684639条记录 当前(63825/68464) 首页 上一页 63820 63821 63822 63823 63824 63825 63826 63827 63828 63829 63830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