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文学派别,不再强调感情与辞藻,而着眼于描绘具体的事实,并将科学的原理应用在社会现实的分析上。下列能够体现以上特点的文学作品是 A.《唐璜》 B.《人间喜剧》 C.《悲惨世界》 D.《等待戈多》
|
|
有学者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知识界)对外国作品的兴趣从纯科技转向制度和政治方面……对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的热情向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转移。”这一时期影响中国的社会的“外国作品”的本质意义在于 A.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B.把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 C.建设民主和法制的社会制度 D.动摇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
|
|
民国时期的有人撰文说:“他是中国思想界的一个清道夫,他把启蒙的水洒向那孔孟弥漫的大道上。因此时时被那无数吃惯孔孟的老头子们跳脚痛骂,怪他不识货。”上文中“洒水清道”的人应该是 A.李鸿章 B.冯桂芬 C.康有为 D.陈独秀
|
|
“17世纪西方自然科学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从未有过的自信,曾经匍匐在上帝脚下的人类,终于大胆地 抬起头来,开始用自己理性的眼光打量世界。”表明自然科学在当时 A.已经彻底摆脱了神学的影响 B.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开展 C.促使人类开始关注现实世界 D.促进了人类的思想解放
|
|
官员质问某人:“这些是你的书吗?你会撤销你的主张吗?”这人坚持:“我只接受《圣经》的权威和自己良心的约束;我不能撤回我写的任何东西,因为我的良心是跟随着《圣经》的,而昧着良心做事既不稳妥,也不正确。”这应是下列哪两人的对话 A.苏格拉底与雅典的大陪审团 B.布鲁诺与异端裁判所的法官 C.马丁·路德与罗马教廷的官员 D.赫胥黎与威尔伯福斯主教
|
|
中国古代文学主流表达形式经历了赋——诗——词——曲——小说的变化趋势。这种变化反映了 ①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②科举考试内容的变化 ③城市经济的繁荣 ④通俗文学的蓬勃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
印度总理尼赫鲁曾说:“世界上有一个古老的国家,它的每一个字,都是一幅美丽的画,一首优美的诗……”关于颜真卿字体(右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温柔婉约,如春意柳莺 B.讲究法度与规范 C.追求个性,倡导有意无法 D.潇洒风流,如斜风细雨
|
|
李贽称赞汉朝卓文君“善择佳偶”,自由恋爱,赞扬寡妇再嫁;称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肯定封建社会揭竿起义的农民。上述材料主要反映了李贽 A.揭露道学家的虚伪面目 B.反对男尊女卑的观念
|
|
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如果我们想使和平的努力达到同我们战争的努力一样的水平,我们必须把和平的机构坚实地放在国际政治和经济合作的牢固基础之上。”二战后初期,体现以上思想的经济领域中的合作有 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②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③“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④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
有这么一段描述:1959年六七月间,国务院秘书厅的干部在自由议论学习中,从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规律看,认为进行(办)□□□的条件根本不成熟,发展也太急太猛。由于印刷问题,有几个字看不清楚,你认为“□□□”应该是 A.三大改造 B.大跃进 C.人民公社 D.“一五”计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