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赵世家》曾记载:战国时期赵武灵王提倡“胡服以习骑射”。宋代沈括《梦溪笔谈》中说:“中国衣冠,自北齐以来,乃全用胡服。”根据上文和所学,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 ) A.现代的裤子可能源于胡服 B.胡服是北方游牧民族的创造 C.民族融合影响服饰的变化 D.汉人的服饰完全被胡人异化
|
|
汉代以来,某地出土了数以千计的青铜重器,青铜铭文多涉及诸侯战争、土地交换等内容。学者推断此地应是( ) A.夏人的活动地域 B.周朝的重要都城 C.秦朝的阿房宫遗址 D.汉初同姓王的封国
|
|
郭沫若曾写道:“洹水___________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中原文化殷创始,观此胜于读古书”。上文中的___________应填入( ) A.偃师 B.安阳 C.镐京 D.咸阳
|
|
河姆渡遗址的发现是“20世纪中国十大考古成果”之一,与兵马俑、北京人、马王堆汉墓齐名。1973年,在距今7000多年的遗址中,出土了迄今发现的中国最早的漆器、水井遗迹,象牙雕刻,以及世界上最古老的人工栽培稻。据此,在河姆渡遗址还可以发现( ) A.玉制礼器 B.大型墓葬 C.陶猪形象 D.古城遗址
|
|
司马迁的《史记·五帝本纪》从黄帝说起;另外人们在山东嘉祥县的汉代画像石上也发现了黄帝像。综合以上两则材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黄帝其人其事纯属编造不可深信 B.黄帝的故事真实可信 C.是否有黄帝其人尚不能完全确定 D.黄帝在历史上确有其人
|
|
国家记忆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集体记忆。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留给我们的既有被迫融入世界的屈辱记忆,又有找寻中国发展道路的革命记忆,还有追求国家富强的改革记忆。(15分)
(1) 请列举能体现以上三种记忆的历史事件。(3分)
(2)选择其中一种记忆,论述它如何塑造了中国的历史进程。(12分)
|
|
20世纪国际格局的演变 国际格局是指人们超越国家界限建立起来的一种特殊社会关系,它主要包括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等等关系,20世纪先后形成了四个重要的国际关系格局。 问题:(20分) (1)在方框中依次填出20世纪先后形成了四个重要的国际关系格局。(4分)
(2)结合史实叙述二战后至今国际格局的演变趋势。(16分)
|
|
阅读下列示意图,其中“?”代表了 A.东盟 B.亚非会议 C.不结盟运动 D.APEC会议
|
|
法国大文豪雨果曾说:“总会有这么一天,到那时,你们法国、你们俄国、你们英国,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刹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系。”下列哪一史实实现了雨果的这一理想? A.欧洲已构筑友爱关系的基础 B.欧洲国家都已加入欧盟 C.超国家的联合体己消除成员国的特点个性 D.法、俄、英是“高一级的整体”的核心
|
|
该图是新发现的一幅反映重庆人民上街游行的老照片,它可能拍摄于 A.1919年—1922年 B.1927年—1931年 C.1935年—1937年 D.1942年—1945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