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题

1853年前的日本和1840年前的中国相比,不同之处是(    )

A.封建制度处于衰落时期                      B.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C.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形成并发展                D.面临着西方殖民主义的威胁

 

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都反映了世界近代历史的发展趋势。这一趋势是(    )

①逐步实现社会各方面的近代化

②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

③被压迫民族争取实现民族独立

④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A.①②④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议院设而废君,大逆不道之事多矣……民主万不可设,民权万不可重,议院不可变通。”持这一观点的政治派别是(    )

A.顽固派        B.立宪派      C.维新派       D.革命派

 

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主张“我朝变法,但采鉴日本”,这是指要在政治上实行(    )

A.君主专制      B.联邦制        C.共和制        D.君主立宪制

 

下列中外改革中,使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的有 (    )

①商鞅变法

②王安石变法

③北魏孝文帝改革

④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⑤日本明治维新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⑤

 

经过明治维新,日本发展成为亚洲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同时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大肆侵略扩张。这是因为 (    )

A.国家保有并优先发展军事工业

B.确定了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

C.确立了带有强烈封建性和军事性的政治体制 

D.政府把大量国营企业优惠或无偿转让给享有特权的资本家

 

明治维新中最有远见的改革措施是(    )

A.改革落后制度,建立新的体制             B.大力改革,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C.实行义务兵役制,建立新式军队           D.大力发展教育,培养建设人才

 

19世纪后期,“脱亚入欧(仿效欧美)”逐渐成为日本社会的主流认识。受其影响,明治政府采取的措施有(    )

①开展工业革命

②废除封建制度

③实施“大陆政策”

④推行文明开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对下图所反映的俄国社会发展状况,从本质上反映了(    )

A.农奴生活悲惨   B.农奴制的落后   C.没有蒸汽动力  D.工业发展落后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列宁在评价1861年改革时说:“臭名昭彰的‘解放’,实际上是对农民进行残酷的掠夺,是对农民施行一系列的暴力和一连串的侮辱。”下列史实不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

A.农民不再是地主的私有财产     B.改革后农民受到村社的严格管理

C.改革后农民支付高额的赎金     D.改革后农民重新受到地主的盘剥和奴役

 

共684639条记录 当前(63640/68464) 首页 上一页 63635 63636 63637 63638 63639 63640 63641 63642 63643 63644 63645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