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记者约翰·里德是十月革命的亲历者,他在《震撼世界的十天》中写道:布尔什维克党代表了工人.士兵和农民那种纯真而简单的愿望,并且据此来制定他们当前的纲领。根据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中的“纯真而简单的愿望”应该是 A.实现共产主义 B.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C.建立苏维埃政权 D.获得“面包”与“和平”
|
|
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认为:“小农的经济行为,绝非西方社会一般人心目中那样懒惰、愚昧,或没有理性。事实上,他是一个在传统农业的范畴内,有进取精神并对资源能作最适度运用的人”。按照其观点,可能对下列哪一历史事件评价相对较高 A.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 B.1953-1956年中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苏联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 D.中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
20世纪60、70年代,我国一些农村吹哨上工、农民听到“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这一顺口溜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农村的生产关系中出现了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 B.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化 C.经济建设的速度超越了客观规律 D.这是由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形式
|
|
联合国大厦有一幅彩色大型壁画,其主题是“黄金法则”:“你不想人家那样对待你,你也不要那样对待别人。”我国外交政策最能体现该法则的是 A.“一边倒”政策 B.不结盟政策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多边外交政策
|
|
一般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在1949、1972、1992年分别形成了三次建交高潮。下列史实与三次高潮成因相对应正确的是 A.中苏建交 尼克松访华 两极格局的崩溃 B.一边倒 “求同存异” 《中美建交公报》 C.日内瓦会议 万隆会议 上海合作组织成立 D.不结盟运动 重返联合国 加入WTO
|
|
2010年4月温家宝说:“我去台湾的愿望依旧是那么强烈,因为我认为中华民族5000年的文化,具有强大的震撼力和凝聚力,不要因为50年的政治而丢掉5000年的文化”。这段话不能表明 A.对实现祖国统一的坚定信念 B.热爱祖国的情感 C.大陆对改善两岸关系的最大诚意 D.坚持“一国两制”的原则
|
|
“比较”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穿越时空,轻拂史尘,我们不难发现我国历史上三大宪法或宪法性文件的巨大差异。下列选项中,对应正确的是 A.①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发展 ②确立人民代表大会为最高权力机关 ③社会主义法律框架体系形成 B.①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②确立我国为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性质 ③社会主义法律框架体系形成 C.①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发展 ②确立人民代表大会为最高权力机关 ③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D.①三大战役取得胜利 ②确立我国为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性质 ③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
|
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的《权利法案》沿袭了罗马法的精神,又开启了近代民主代议制的先河。其在世界民主化进程中最为深远的影响是 A.确立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为世界各国普遍接受 B.以明确的法律条文捍卫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 C.实现了由”主权在君”到“主权在民”的革命性转折 D.解决了革命引起的政局动荡问题,为国家崛起提供了坚实的政权保障
|
|
亚当·斯密在其撰写的《道德情操论》(1759年)中主张:“政府应公平分配财富,以达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然而资本主义发展的事实却与之背道而驰。”为实现这一目标,率先进行实践的是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 巴黎公社 C. 十月革命胜利后的俄国 D. 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
|
“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罗斯福提名了5位自己信任的最高法院法官,并被批准。人们称新法院为‘罗斯福法院’。它在解释宪法时既深刻又迅速,它扫除一切关于新的社会与经济立法是否合乎宪法的怀疑。”这个“罗斯福法院” A.是罗斯福总统违反宪法的产物 B.是罗斯福总统操纵司法权的结果 C.有利于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D.虽违宪,但有利于实施罗斯福新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