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小的空间内用最简单的耕作方式养活尽可能多的人是中国的终极目标,为此,他们将土地分成小块,劳动者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比他的房子大不了多少倍的那块土地上面。”这段材料最主要反映了 A.精耕细作的必要性 B.井田制的瓦解 C.人口膨胀的压力 D.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
|
清代学者陶煦说:“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故上至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对此现象,理解错误的是 A.受农本思想的影响 B.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 C.使工商业发展缺乏资金 D.“以末致富,以本守之”已成社会风气
|
|
《旧唐书》:“(唐朝)长安(年号)中,(苏环)累迁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扬州地当冲要,多富商大贾珠翠珍怪之产。”“江、淮之间,广陵(扬州)大镇,富甲天下。”材料没有反映出的信息是,扬州 A.地处交通要道 B.出产精美工艺品 C.是繁华的都市 D.市场受官府控制
|
|
如图所示为《唐书》所载830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由此可见,唐代科举制 A.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 B.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 C.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 D.缩小了人才选拔的范围
|
|
我国古代政治制度不断调整与变革,下列措施反映强化中央集权的是 A.“于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即姜尚)于齐营丘。东就国……” B.“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祢者为小宗。有百世不迁之宗,有五世则迁之宗。” C.“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 D.“……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郡县又远于省,若有边徼之事者,则置宜慰司以达之。”
|
|
(10分) 古希腊哲学家对欧洲和伊斯兰教的文化传统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直到17世纪,绝大 多数的欧洲哲学家仍然把希腊人看作是思想的权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罗马法学家西塞罗很受苏氏哲学的影响,说苏格拉底“把哲学从天上带到了地 上,带到了家庭中和市场上,带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论苏格拉底的法律思想》 材料二 困扰柏拉图的是他不能获得令其满意的知识来控制世界。……在寻找这一问题 答案的过程中,柏拉图形成了自己的看法: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并不是一个唯一的世 界……实际上,不是一个真实的世界,而只是表象或者理念世界的不完全反应。……只 有那些在追求智慧的过程中运用自己推理才干的哲学家才能知晓这个世界的秘密。 ——《新全球史》 材料三 尽管是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最后不再相信柏拉图的表象和理念的理论, 他认为这一理论对理解世界是不必要的。……他的著作表达了对世界全面而连贯的理解, 以至于他后来的学生,中世纪的基督教学者称其为“知识之父”。 ——《新全球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与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西塞罗这一观点的理解。(2分) (2)据材料二归纳柏拉图的哲学思想,并指出“哲学家”在柏拉图政治思想中的重要地位。 (4分) (3)据材料三与所学知识,概括亚里士多德对待柏拉图的态度,并分析他被称为“知识之 父”的理由。(4分)
|
|
(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俄罗斯的经济无法支持沙皇的扩张主义,而克里米亚战争清晰地反映了以不自 由劳动力为基础的农业经济的脆弱。军事上的挫败迫使沙皇政府重新评估俄罗斯的社会 秩序,并实施了大范围的改组计划。……在19世纪后30年的时间里,反政府的抗议和 革命活动有所增加。 ——《新全球史》 材料二 1868年,一位新天皇即位,他名叫睦仁,根据日本人的习惯,他的统治时期 称为“明治”,明治时代(1868-1912年)是日本现代化的伟大时代。……工业和金融 的现代化与政治革命同时进行……从根本上讲,他们接受属于西方文明的舶来品,是为 了保护他们内在的实质和他们的日本文化。 —一《工业革命:变革世界的引擎》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史实,当时俄罗斯沙皇实施的“改组计划”的关键是什么?当时的俄 罗斯政府还在哪些方面做出了努力?这些努力产生了什么影响?(5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史实,明治时代在“政治革命”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日本明治维新 的指导思想有何特点?(4分) (3)材料一、二的作者在论述19世纪的俄罗斯和日本改革时都采用了哪一历史观点?(1 分)
|
|
(13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一、禁庙宇寺观。既成者还其俗,焚其书,改其室为礼拜堂,籍其资为医院等院。此为拯民出於迷昧之途,入於尤明之国也。 二、禁演戏修台建醮。先化其心之惑,使伊所签助者,转助医院、四民院、学馆等,乃有益於民生实事。 ——《资政新篇》 材料二 材料三 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各国大学,哲学之唯心论与唯物 论,文学、美术之理想派与写实派,计学之干涉论与放任论,伦理学之动机论与功利论,宇 宙论之乐天派与厌世派,常樊然并屿其中,此思想自由之通则,而大学之所以为大也。 ——蔡元培《<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洪仁玕的主张。(2分) (2)据材料二与所学知识,同文馆与万木草堂在办学目的上有何不同之处?(4分) (3)据材料三概括蔡元培的办学理念,并分析该办学理念在当时的积极作用。(5分) (4)就上述教育思想或办学理念,任选一例,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角度分析这一 教育思想或办学理念提出的时代背景。(2分)
|
|
(14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30年代英国制定了新的《济贫法》,并推行了以“救济大量贫民、失 业者为主要内涵”的社会保障措施。但在当时,英国国民充斥着自由放任的自由市场意 识形态,认为……国家不负担救济和帮助贫穷者的责任和义务。英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安 排形式也以自愿为主……在1908年之前,英国始终没有一个由政府管理的公共养老金 计划。 ——资中筠《说不尽的大国兴衰》 (1)据材料一,从19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初,英国政府在社会保障方面采取的措施有哪 些特点?(3分) 材料二 下面是某中学生设计的历史活动剧《一段穿越时空隧道的对话》: 马克思:小罗,最近很忙吧。天国也有点乱啊。 罗斯福:噢,为啥? 马克思:因为你啊。列宁跑来说,社会主义大有希望啊。亚当·斯密最近都不来串门了。 罗斯福:哈哈。 马克思:看了你的新政,起先我倒真的心动过,后来开始心忧了,甚至还有点心灰起来。 罗斯福:哦?呵呵。虽然有些工人领袖认为看到了美国从“USA”变为“USSA"的希望,虽然有的人叫嚷着要实行法西斯,虽然最高法院的确宣布很多新政法令违宪,但是,作为一 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 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2)材料二中马克思说“心动”的真实含义是什么?马克思说“心忧”和“心灰”的真实 含义又是什么?罗斯福所说的“永远地纠正”了“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能否实现? 为什么?(6分) 材料三 (3)据材料三,二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最大特点是什么?这对战后初期世界经 济的发展有何影响?(3分) 材料四 这本书(《道德情操论》)很长一段时间不引人注意,我觉得它的意义不亚于《国 富论》。他(亚当·斯密)只有两次在《国富论》和《道德情操论》里提到看不见的手, 一只看不见的手是市场,一只看不见的手是道德。 ——温家宝2月1日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专访时说 (4)据上述材料,在各国政府解决从19世纪30年代以来的诸多社会、经济问题方面,“道 德”能发挥哪些积极作用?(2分)
|
|
(13分)有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政治观念与政治理论,偏重在政府的职分与责任, 要求政府能尽职胜任,选贤与能。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到战国之世,世变益亟,……古代的贵族,其地位,是与君主相逼的,起于孤 寒之士则不然,君主要整顿政治,扩充自己的权力,都不得不用游士。……于是君主与 游士结合,以打击贵族,贵族中较为有用的,亦不可不引用游士。选举之局益盛,世袭 之制愈微。 ——吕思勉《吕著中国通史》 材料二 汉高祖初得天下,即下令招贤。直到汉武帝,这一趋势达到正式的法制化…… 这样由教育与行政服务之实地观察,与选举与考试四项手续,而始获正式进入政府。 ——钱穆《中国传统政治》 材料三 魏、晋时代,……乃因当时地方骚乱,交通阻梗,中央政府行使职权能力有限, 全国选举难于推行,乃由中央指定各地域服务中央政府官吏中之性行中正者,采访同乡 舆论,开列各地区人才,造成表册,送政府作为录用之根据。 ——钱穆《中国传统政治》 材料四 (隋朝)明确规定九品以上地方官一律由尚书省所属吏部任免,每年由吏部进 行考核。……与此同时,选举权也集中到中央。……代之以科举制。科举制的特点是通 过考试选拔人才,首先设立秀才、明经等科……一律按才学标准录取,……隋炀帝时增 设进士科,放宽录取标准。 ——樊树志《国史概要》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与所学知识,分析“选举之局益盛,世袭之制愈微”的时代背景。(5分) (2)结合材料二、三,比较西汉与魏晋时代选官制度的相同点。(3分) (3)据材料四概括隋朝官吏制度的特点。(3分) (4)综合上述材料,战国至隋朝选官制度的演变体现了哪一历史趋势?(2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