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媒体大多采用临时增刊的形式,大量报道日本从满洲事 变到全面侵华的照片。下列报道与史实不符的是 A.占领海南 B.贺南京陷落 C.救民于水火 D.欢呼胜利
|
|
曾任陕西督军团长、后任直系军阀师长的胡景翼在1919年6月的一篇日记中写道: “此举或顺天意也,书云,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曹等数人,人怨极矣,天岂有不 愿者乎?”下列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A.这段日记有助于判断北洋军阀对五四运动的真实态度 B.这段日记表明当时的胡景翼是具有爱国心与正义感的 C.这段日记表明胡景翼很大程度上受到中体西用的影响 D.这段日记表明胡景翼代表的直系军阀与北洋军阀决裂
|
|
建于清末光绪三十年(1905年)的锡金公园,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建造的最早 的近代化的公共公园,又称为“公花园”。如果你在锡金公园建成时游园,你可能看到 A.男有洋装革履,女多剪发旗袍 B.乘客不分男女座,可怜坐下挤非常 C.伶人歌唱可留声,转动机头万籁生 D.以中山濯濯之秃头窄袖短发草帽革履为时尚
|
|
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位重要而又颇有争议的历史人物,在辛亥革命前后思想由封建 士大夫到改良派,由改良派到革命派,由革命派到抛弃“武力”挽救中国,从思想启蒙上探 索革命新出路的三次转变。这位历史人物应该是 A.张謇 B.梁启超 C.孙中山 D.陈独秀
|
|
据英国公布的《1849年中国各口贸易报告》说:“目前中国每年鸦片销售量约为 五万箱……据统计,1829年英国输入中国的鸦片数量为12576箱,1839年约为四万箱。下 列对1829—1849年鸦片销售量变化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A.列强商品在华滞销导致鸦片销售量的迅速增加 B.《南京条约》实现鸦片贸易合法化提高了鸦片销售量 C.中国对外贸易顺差是列强继续鸦片贸易的原因之一 D.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内地经商推动鸦片贸易销售量的增加
|
|
“尝考历世盐法……及汉武始立榷(专卖)法,为牢盆(国家发放的煮盐工具)之 制。自是历代皆踵行之。计其利,于军国之费略于半,唐宋及元因之。有加无瘳(减损), 大抵率由养兵多而资费广,故不能革也。”下列对材料的解读最准确的是 A.中国历代政府都实行垄断食盐经营制度 B.垄断食盐经营目的之一是解决财政问题 C.“故不能革”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共识 D.该制度阻碍了当时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
|
所谓“朱陆同异”是我国学术史上的一个老问题。解放后的一些哲学史著作一般 把陆学看做主观唯心主义,把朱学看做客观唯心主义。但学者华山认为朱陆两家对哲学的看 法基本站在同一立场,都属于客观唯心主义。以下陆九渊的言论中能为学者华山的观点提供 佐证的是 A.“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 B.“中庸言博学、审问、慎思、明辨,是格物之方。” C.“此理在宇宙间固不以人之明不明,行不行而加损。” D.“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满心而发,充塞宇宙,无非此理。”
|
|
“汉初的封建,居然就名存实亡,怕也是汉初的人所不能预料的。”下列哪些措施 的实施使汉初“封建”很快“名存实亡”? ①诸侯不得自治民补吏 ②令诸侯各以国邑,分封子弟 ③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 ④天子有田以处其子孙,诸侯有国以处其子孙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
2011年3月底,国宝级青铜器司母戊鼎正式更名为“后母戊鼎”。20世纪70年代, 学术界就对司母戊鼎的铭文提出了新的考释:将“司”改释为“后”。因为商代的文字书体 较自由,可以正书,也可以反书。“后”在这里表示墓主人的身份,在此处则以释“后”为 妥。材料反映了 ①商代青铜器的铸造水平较高 ②商代文字书体灵活给考古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③“后母戊”三字体现了甲骨文象形的特点 ④商代社会重孝观念较为普遍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
|
(10分)孔子、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古代东西方先哲,面对社会的动荡与衰败, 都设计了治世良方,以建立和谐有序的社会秩序。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 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 材料二 除非哲学家就是王,或者这个世界上的王和君主都具有哲学的精神和力量,使 政治的伟大和智慧合而为一,并把那些只追求两者之一而不顾另一的平庸的人们驱逐到 一旁去;否则城邦就绝不会免于灾难而得到安宁……而且,我相信就连全人类也不会得 到安宁……唯有到了那时候,我们的这个国家才有获得生命并见到天日的可能。 ——《柏拉图全集》第二卷 材料三 城邦以正义为原则。由正义衍生的礼法,可凭以判断(人间的)是非曲直,正 义恰正是树立社会秩序的基础。要使事物合于正义(公平),须有毫无偏私的权衡;法 律恰恰正是这样一个中道的权衡。法治应该包含两重含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 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订良好的法律。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孔子主张建立的社会秩序的特点。简要分析孔子提出这一主张的社 会背景。(3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柏拉图设计的理想国家方案。你是怎样看待柏拉图 《理想国》这一的设计方案的?(3分)
(3)材料三中亚里士多德认为建立有序社会秩序的途径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孔子 与柏拉图治国主张的相同点以及孔子与亚里士多德的治国理念的不同点?(4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