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题

1920年12月,毛泽东在致朋友的信中说:“我看俄国式的革命,是无可如何的山穷水尽诸路皆走不通了的一个变计,并不是有更好的方法弃而不采,单要采这个恐怖的方法。”这表明在当时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看来  

A.俄国革命道路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B.在中心城市进行武装暴动是当务之急

C.暴力革命是进行社会改造的必然选择    D.改良仍旧是改造社会行之有效的方法

 

1895年,身为状元的张謇开始筹办纱厂,他称自己投身实业是“捐弃抽恃,舍身喂虎”。这反映出张謇  

A.毅然冲破视商为末业的传统观念    B.决心投入激烈的民族工商业竞争

C.预见到国内工商业发展前景暗淡    D.具有以追求利润为目的的冒险精神

 

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从中国古代历史整体来看,这一论述中可以确认的是  

A.君主专制是维系统一的主要条件         B.分裂动荡是专制权力产生的前提

C.专制程度随着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       D.武力夺取政权是专制制度的基础

 

清代内阁处理公务的案例“积成样本四巨册”,官员“惟揣摹此样本为急”,时人称之为:“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旧葫芦样,要把葫芦仔细看。”这反映出当时  

A.内阁职权下降导致官员无所事事    B.政治体制僵化官员拘泥规制

C.内阁机要事务繁忙官员穷于应付    D.皇帝个人独裁官员惟命是从

 

理学家王阳明说:“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生人(民)之道,则一而已……四民异业而同道。”在此,王阳明 

A.重申传统的“四民“秩序”

B.主张重新整合社会阶层

C.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百姓生计

D.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正心诚意

 

许仙与白娘子自由相恋因法海和尚作梗终成悲剧,菩萨化身的济公游戏人间维持正义。这些在宋代杭州流传的故事,反映出当时   

A.对僧人爱憎交加的社会心态         B.民间思想借助戏剧广泛传播

C.中国文化的地域性浓厚             D.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

 

汉武帝设置十三州刺史以监察地方,并将豪强大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各地财产达300万钱的豪族被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这表明  

A.政权的政治与经济支柱是豪强大族

B.政治权力与经济势力出现严重分离

C.抑制豪强是缓解土地兼并的重要措施

D.经济手段是巩固专制集权的主要方式

 

(10分)

经历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人们对如何避免战争、维护世界和平有了更深刻的思考和认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撇开经济进步而单纯依靠军事力量换来的和平是短暂的,而且也是徒劳的。

                                        ———保罗•肯尼迪《联合国过去与未来》

结合一战后和二战后西欧的相关史实,写一篇历史短文,谈谈你对材料所述主张的认识。(10分)

要求:①主题明确,观点合理;②史实准确,史论结合;③条理清晰,合乎逻辑。

 

(10分)

以下是选自1911年11月2日的《神州日报》的一段文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救亡之策,惟泯汉满,和革党,调新旧,速建联邦共和大国。……条乞亿兆同胞,军民一心,速迎天机,各守公法,速建共和立宪国。袁世凯资格,适于总统,外论亦协,方不可折入满洲,存帝自扰。

                         ——《伦敦华侨致全国同胞电》

(1)据材料,概括指出伦敦华侨支持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的理由。(5分)

(2)结合史实,说明伦敦华侨建立“共和立宪国”的愿望是否真正得以实现。(5分)

 

(10分)

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是社会转型时期进行的重大改革,两次改革不囿于传统,除旧布新,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面对社会转型,两次改革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各是什么?举例说明。(4分)

(2)依据改革的措施,概括说明两次改革“除旧布新”的形式有何不同,并指出其对历史发展所起的相同作用。(6分)

 

共684639条记录 当前(62222/68464) 首页 上一页 62217 62218 62219 62220 62221 62222 62223 62224 62225 62226 62227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