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时期,江南一带稻麦复种范围不断扩大,面食种类不断增加,包子、馒头、千层饼等已出入寻常百姓家,从而出现“饮食混乱,无南北之分”的现象。这反映了( ) A.南北经济交往密切 B.经济南移趋势明显 C.饮食文化日益丰富 D.耕作技术不断提高
|
|
《共产党宣言》指出:资产阶级揭示了,在中世纪深受反动派称许的那种人力的野蛮使用,是以极端怠惰作为相应补充的。它第一个证明了,人的活动能够取得什么样的成就。这段话实际上( ) A.表达了对封建社会体制的厌恶 B.为资产阶级永久统治做辩护 C.承认了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性 D.明确了无产阶级的根本任务
|
|
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中国共产党在汉口召开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认为封建分子与资产阶级已经叛离,“无产阶级将实行其领导权”,党应该“执行急进的土地改良政纲和创造乡村的革命民主政权”。这表明当时的中国共产党( ) A.正确地分析了国内的基本形势 B.已对国民大革命有所总结和反思 C.彻底摆脱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D.为中国民主革命指明了正确道路
|
|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帝国议会的议员不能因为议员身份而领取任何薪俸和报酬。这反映了德意志帝国( ) A.初步建立民主政治 B.经济落后财政困难 C.议会议员地位低下 D.专制主义色彩浓厚
|
|
柏拉图说:“这里的公民灵魂变得非常敏感,只要有谁建议要稍加约束,他们就觉得受不了,就要大发雷霆……他们真的不要任何人管了,连法律也不放在心上,不管成文的还是不成文的。”对上述材料理解错误的是( ) A.绝对的自由影响到法律的尊严 B.雅典政治受到人性的负面影响 C.公共活动中的主观化、情绪化明显 D.民主为雅典的繁荣提供制度保障
|
|
唐太宗命高士廉以“不须论数世以前,止取今日官爵高下作等级”的原则,重新编订《氏族志》,“凡二百及十三姓,千六百五十一家”,李唐皇族为首,外戚次之。《氏族志》的编订( ) A.反映了封建专制皇权的强化 B.凸显了儒家思想的影响 C.进一步压抑了世家大族势力 D.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
|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变化 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传统经济的什么特点?我国古代采取了哪些与之相应的经济政策?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我国古代传统经济在近代逐步瓦解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所给的图示回答,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诞生于什么时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最早产生在哪些地区? (3)根据材料的图示判断,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的黄金时期是什么时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它迅速发展的原因?
|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人类从各民族分散孤立地发展开始走向整体世界;欧洲殖民者的扩张与掠夺使世界初步形成了一个广阔的市场;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请回答: (1)新航路开辟过程中首先实现环球航行的人物是谁?我们可以从这些航海家的身上学习到什么? (2)根据所学知识,如何理解“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3)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分别促使哪两个时代的到来? (4)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世界市场形成的途径有哪些?
|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航海乃是谋求共和国福利与安全最重要手段……自公元1651年12月1日起及从此以后……无论为英国人或别国人的殖民地所生长、出产或制造的任何货物或商品,如非由属于本共和国人民所有的任何种类船舶载运,皆不得输入或带进英吉利共和国,或……殖民地……如违反本条例,其全部进口货物,应予没收,运载该项货物或商品入口的船舶……应一并没收。 ——《航海条例》 材料二 在1500年以前,阿拉伯和意大利商人在亚欧大陆上从一个地区运货到另一个地区,而货物主要是奢侈品、香料、丝绸、宝石及香水。但是到18世纪后期新世界的种植场生产的大量砂糖、咖啡及棉花等大部分运往欧洲出售;西班牙人也向新世界引进欧洲各种水果,如橄榄以及葡萄。美洲的特产也被流向世界各地,如玉米、马铃薯、西红柿、番薯、花生、各种豆类及南瓜、可可等。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英国的这一政策对哪一个国家海外贸易的发展影响最大?导致了什么结果? (2)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英国在海外殖民战争争夺中一再获胜直至建立霸权的主要原因。 (3)材料二告诉我们哪些重要的历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出现的原因。
|
|
建设社会主义的初步探索中,影响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是( ) A.新中国经济基础薄弱 B.缺乏经济建设的经验 C.三大改造过急过粗 D.指导思想上的“左”倾错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