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史载,东汉桓帝延熹五年,一向“恶绝宦官,不与交通”的议郎皇甫规在论功当封时拒绝贿赂当权宦官,受到诬陷,又以严刑治罪。太学生张风等三百余人发起集会,使皇甫规得到赦免。这表明( ) A.太学清议有助于政治清明 B.宦官参政加剧了政治黑暗 C.官方儒学提升了儒生地位 D.形成皇帝与儒生共治体制
|
|
战国时期邹鲁地区某学派认为,解决“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调”的方法是“上尊天,中事鬼神,下爱人”。该学派是( )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
|
材料 薛福成(1838~1894),近代散文家、外交家、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者之一、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起者。自幼即受时代影响,广览博学,致力经世实学。1879年,他网罗见闻,将自己认为应采用的"应变之道"写成书面文字,即著名的《筹洋刍议》。在《筹洋刍议》中,薛福成阐述了洋务运动的理论根据。 他指出变法是历史进程的必然规律,强调中国在经济、技术、军事等很多方面需要变法,变法的目的是取西方器数之学使中国实现富强,从而使中国不受列强的蔑视和宰割。 薛福成的《筹洋刍议》虽没有像另一些早期改良思想家们那样明确提出改革中国的封建政治,实行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度,但他思想的触须触及了早期改良派关注的各个问题,特别是他那些否认传统的封建观念,认为“人人欲济其私”等观点,更是直接反映了当时正在形成的资产阶级的思想。正因如此,这部代表其洋务思想的著作已带有早期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的色彩。这部著作对中国思想界的影响也是极其深远的。直到1895年,另一位广东的早期改良思想家郑观应在修订出版其代表作《盛世危言》时,特地将《筹洋刍议》中的《变法》等篇章附录于后。他还提出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他认为中国必须振兴工商业,强调发展运输业、发展农业、发展工业是振兴工商业的三个要端。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薛福成创作《筹洋刍议》的原因。 (2)归纳薛福成的思想观点,并作简要评述。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1.0”(1492~1800年),推动全球化的力量来自国家;在“2.0”(1800~2000年),推动力来自企业;在“3.0”(2000年前后),推动力则来自个人。 ——【美】托马斯· 弗里曼 《世界是平的》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在“1.0”“2.0”“3.0”三个时代中任意选取两个时代,分别予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北宋统治者认识到,钱者,人君之大权,故钱必官自鼓铸。设提点诸路坑冶铸钱司,统领全国26个铸钱监,确立钱文式样,用荆八十八两,得钱千,重八十两十分,其剂,铜居六分,铜锡居三分……大严私铸之令,铸者依法加二等,私造交子者,罪以徒配。 ——摘编自姚兆余《论北宋时期的货币政策》 宋人张方平说“钱本中国宝货,今乃与四夷共用”,“北界(辽)公私交易,使本朝铜钱”,南洋诸蕃国“得中国钱,分库藏贮,以为镇国之宝”。近代考古更是证明,,以汉字文化圈的朝鲜半岛、日本列岛、越南,到属于阿拉伯与印度经济文化圈的南洋诸岛国,从印度半岛到波斯湾,到非洲东海岸,制作精良、信用良好的宋钱广泛流通,成为当时区域性的“硬通货”。 ——吴钩《宋代大航海》 材料二 二战后,美国主导建立了以黄金为参照、美元为中心,欧洲货币汇率紧盯美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并由此确立了美元的国际贸易结算货币地位。1960年,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特里芬在其《黄金与美元危机》一书中提出:“由于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为了发展国际贸易,必须用美元作为结算与储备货币,这样就会导致流出美国的货币在海外不断沉淀,对美国来说就会发生长期贸易逆差;而美元作为国际货币核心的前提是必须保特美元币值稳定与坚挺,这又要求美国必须是一个长期贸易顺差国。”70年代随着世界形势的重大变化,美元放弃与黄金的固定比价,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 ——《特里芬难题》 (1)根据材料一概括北宋货币制度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钱成为区域性“硬通货”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概况指出北宋时期和二战后货币国际化的异同点。
|
|
东欧一家报纸在德国总理访问时说:“我们放弃十字架(欧洲对外侵略的象征),我们期待投资。只有一件事情才能不被跨国公司支配,就是不被跨国公司投资。”以下对该观点的解读正确的是( ) A. 东欧主要国家对经济全球化持反对态度 B. 当今的经济全球化与意识形态无关 C. 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推动力 D. 跨国公司阻碍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
|
|
在货币体制发展史上,布雷顿森林体系实施国际汇兑金本位代替古典金本位,并使可以带来利息的美元把躺在葛朗台箱子里落灰的金子彻底挤出了流通领域。据此可知,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作用表现在( ) A. 使美元取代黄金成为唯一国际流通货币 B. 推动了国际资本的自由流动 C. 确立了美元在国际金融领域的霸权地位 D. 有利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
|
浦东开发开放后,中央政府先后于1990年、1992年和1995年3次比较集中地赋予一系列特殊政策,给予上海更大的资金支持和自主审批权。这些政策充分体现了( ) A. 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形成 B. 浦东是中国最早开放的地区 C. 中国完全融入了全球化大潮 D. 改革开放中的先行先试特点
|
|
麦迪森数据显示清代中国的人均产值略少于印度,清末民初则开始追赶,1936年中国已经比印度要高出26.3 % 。这一变化反应当时中国( ) A. 稳固政局中的社会经济进步 B. 乱世中的现代化步伐 C. 外患消弭中的良好发展机遇 D. 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
|
|
中美《望厦条约》第33条规定:“合众国民人凡有擅自向别处不开关之港口私行贸易及走私漏税,或携带鸦片及别项违禁货物至中国者,听中国地方官自行办理治罪,合众国官民均不得稍有袒护;若别国船只冒合众国旗号做不法贸易者,合众国自应设法禁止。”此规定出台的主要原因是( ) A. 美国商业利益原则制约 B. 美国国家力量有限 C. 欧洲列强极力干涉阻挠 D. 美国传教士的反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