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题

它“彻底暴露了清政府所推行的‘同光新政’的实质,打破了国民妄自尊大的心理,激发了中华民族的强烈危机感。”材料中的“它”

A. 促发了洋务运动的兴起    B. 引发了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C. 开启了中国改革的历程    D. 导致了清末“新政”推行

 

太平天国立国之始就开科取士,其后制度日备,有会试、乡试、县试等,而且录取颇宽。这说明太平天国

A. 注重宣扬儒家传统文化    B. 政权性质日趋封建化

C. 缺乏新政治体制的建设    D. 注重扩大人才的储备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任何一邦的商品均可自由输入另一邦,另一邦不得再行征税,并规定皇帝经帝国联邦议会同意后,可以任命税务官进驻各邦税务机关,以监督帝国税法的执行。材料反映出德意志帝国

A. 联邦议会是最高立法机构    B. 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C. 皇帝的行政权受议会约束    D. 皇帝拥有征税自由

 

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是法国宪法史上绝无仅有的最简短、最经验主义的一部宪法,它含糊不清、残缺不全,既无序言.又无理论说明.所有法律都仅限于分别阐述各个机构的选举、组成、职权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这实质上反映了宪法诞生的主要原因是

A. 从法律上阻断了保皇派复辟之路    B. 共和制确立是工业革命的结果

C. 君主派与共和派斗争与妥协产物    D. 民主共和才是符合时代的潮流

 

下列是对美国1787年宪法的一段描述,请指出其中有几处错误

 

 

“1787年宪法所构建的权力结构体现‘制约与平衡’的原则。总统由选举产生,每届任期四年,对国会负责。国会是最高立法机构,其中众议员根据各州人口比例选出。最高法院大法官由总统任命,参议院批准。每五个黑人中有三个获得选举权,但没有废除奴隶制度,从而给这部宪法打上种族歧视的烙印。”

 

A. 1处    B. 2    C. 3处    D. 4处

 

1839年5月,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时年20岁)接见俄国沙皇的长子亚历山大二世,并迅速相爱,但引起了议会的不满,要求女王立刻划清与亚历山大二世的界线……这场爱情最终以失败告终。议会成功干预国王的婚恋生活,最合理的解释是

A. 十九世纪议会内阁的专横    B. 议会的权威高于国王权威

C. 国王作为国家象征而存在    D. 需要确保王室血统的纯洁

 

从1688年“光荣革命”到19世纪末,英国的君主立宪制逐步得以确立和完善。其中“光荣革命”以后,其政治制度方面的变化是

A. 议会立法权力得以大大强化    B. 国王处于“统而不治”地位

C. 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得到满足    D. 内阁如同第三院,地位重要

 

在古罗马,异邦人的法律地位逐渐得到承认,并设立了专门审理涉外民商事纠纷案件的外事裁判官。外事裁判官在司法实践中,一方面创制了以外事裁判官告示为主体的万民法;另一方面创立了审理涉外案件的程式诉讼程序。这反映了古罗马法

A. 秉承习惯法的基本原则    B. 侧重缓和民族矛盾

C. 具有开放、灵活的特点    D. 案件审理程序复杂

 

美国学者威尔。杜兰指出:“希腊留下的民主与哲学,成为个人自由的依据;而罗马留下了法律与政绩,则成为社会秩序的基础。”该学者旨在强调

A. 追求个人自由是希腊民主与哲学的核心

B. 希腊和罗马文明是西方文明的重要源泉

C. 重视法治和社会秩序是罗马文明的特征

D. 希腊和罗马文明具有各自的特色和意义

 

有学者认为,明代皇帝的批红权原则上不可超越票拟而径自为之,票拟则经过批红而成为行政命令。君主如主动下手诏、中旨处理政事,也必须送内阁“商确可否”。“圣意所予夺,亦必下内阁议而后行”,内阁如不同意,便可将手诏、中旨“封还”、“执奏”,拒绝拟旨。材料反映出明代

A. 君主专制遭到了削弱    B. 皇帝借助内阁牵制朝中大臣

C. 出现近代内阁的雏形    D. 内阁对皇权有一定制约作用

 

共684639条记录 当前(44030/68464) 首页 上一页 44025 44026 44027 44028 44029 44030 44031 44032 44033 44034 44035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