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提出“我是人,人的一切特性我是无所不有”的口号,他们非常不满教会对精神世界的控制,他们歌颂人的智慧和力量,赞美人性的完美与崇高,他们追求“人”的本能发挥,追求真善美的动力。材料中的“他们” A. 以“人性”反对“神性” B. 力图推翻罗马天主教会统治 C. 倡导“人是万物的尺度” D. 描绘未来社会的“政治蓝图”
|
|
苏格拉底认为,“对于自然的真理的追求是无穷无尽的;感觉世界常变,因而得来的知识也是不确定的。要追求一种不变的、确定的、永恒的真理,这就不能求诸自然外界,而要返求于己,研究自我”。据此可知,苏格拉底主张 A. 知识即美德 B. 拯救人类心灵 C. 认识你自己 D. 追求生命价值
|
|
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第三天,就签署了退出亚太多边自由贸易协定TPP的行政命令,此举多被解读为贸易保护主义与反全球化。此前,泰国、韩国、加拿大、欧盟也爆发过反全球化抗议活动,这些反全球化现象反映出全球化的最大弊病是 A. 损害发展中国家利益 B. 世界范围财富分配不均 C. 不利于世界经济发展 D. 削弱发达国家经济地位
|
|
如表为美国《1981年综合预算调整法》中部分削减的内容及金额(单位:十亿美元).据此可知美国政府的政策调整旨在
A. 遵循自由放任,推广“新经济” B. 减少政府干预,缩小“福利国家” C. 节省政府开支,发展高新技术 D. 加强宏观调控,缓解“经济滞胀”
|
|||||||||||||||||
“21世纪的文化产业是一个集中代表现代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全球性创新领域。新的国际文化秩序的建立和文化力量格局的重组,正以文化产业为中轴线全面展开。”材料观点反映出 A. 文化价值差异阻碍全球化 B. 国际格局逐渐演变 C. 文化产业代表全球价值观 D. 全球化的深入发展
|
|
下图阴影部分反映的超某国际组织的发展过程。这一组织的发展 A. 加剧了地区的军事对立 B. 实现了货币的完全统一 C. 基本实现了成员国经济均衡发展 D. 推动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
|
欧共体成员国签署《单一欧洲协定》,旨在实现“没有疆界的欧洲”,即消除抑制欧共体成员国之间自由贸易的壁垒。该协定正式生效后,美国明确表示这对美国构成了威胁,认为这将“是一座拒绝美国商品于国门之外的欧洲堡垒”。这表明当时欧共体 A. 设置贸易壁垒遭到美国反对 B. 挑战美国霸权动摇两极格局 C. 违背美国追求的全球化目标 D. 推进一体化与美国形成竞争
|
|
下图是某一年的《世界主要大国国民生产总值表》。结合所学知识推测,最接近表中状况的年份是
A. 1945 B. 1956年 C. 1987年 D. 1992年
|
|||||||||||||||||
下图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员国数量的变化示意图,该示意图表明
A. 越来越多的国家认可世界经济体系化发展方向 B. 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体系中话语权逐渐增强 C. 发达国家在新的世界经济体系中仍占主导地位 D. 该组织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体系的最主要支柱
|
|
1958年,苏共中央通过决议要求对拖拉机站进行改组,把其拥有的农业机械转卖给集体农庄。至1959年底,在苏联全国原有的近8000个拖拉机站中只剩下了34个,同时,从7月1日起又取消了集体农庄的农产品义务交售制,代之以统一采购的办法。这一措施 A. 彻底摆脱了斯大林体制的束缚 B. 实现了农业集体化改革目标 C. 反映出赫鲁晓夫改革的盲目性 D. 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农业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