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题

十月革命后,面对残酷的战争环境,苏维埃政府在“一切为了前线”的号召下采取了一系列非常措施,被称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其内容包括

A. 实行余粮收集制

B. 取消自由贸易

C. 制定“五年计划”

D. 实行粮食税

 

阅读下图,导致中国1960年粮食产量降低的因素有

A. 中苏关系的恶化

B.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C. 自然灾害的破坏

D. 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完成

 

保罗·肯尼迪在《大国兴衰》中写道:“郑和的大战船被搁置朽烂,尽管有种种机会向海外召唤,但中国还是决定转过身去背对世界。”不能反映“中国转身背对世界”的影响是

A.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

B.阻碍新的经济因素的成长

C.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抵抗外来侵略

D.成为中国贫穷落后的根源

 

2009年1月20日,奥巴马在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的主持下宣誓就任美国总统。不久美国国会参众两院通过经济刺激方案,这一现象体现了“三权分立”原则。“三权”是指

A. 行政权

B. 立法权

C. 司法权

D. 对外权

 

国民党主席连战说:“我们是一家人”、“台湾乃中国之台湾,民族乃中国之民族,土地乃中国之土地。”材料表明

A. 国民党接受“九二共识”

B. 国民党维护民族大义

C. 国民党主张“睦邻友好”

D. 国民党反对“台独”

 

他在20世纪80年代当选为苏共中央总书记,他推行的政治改革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思想混乱,动摇了苏共的领导地位,最终导致苏联解体。它是

A. 列宁

B. 斯大林

C. 赫鲁晓夫

D. 戈尔巴乔夫

 

俄国十月革命后,为了应对国内外敌对势力的武装干涉,苏维埃政府在经济上采取了一系列非常措施。这些措施被称为

A. 对外开放政策

B. 自由政策

C.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 斯大林模式

 

1933年美国政府开始对田纳西河进行大规模治理。工程实施后,兴建了大型水电站,保护了3000万亩农田,大幅提高了该地区居民的收入。政府举办这一大型工程主要是为了

A. 保护自然环境

B. 增加财政收入

C. 促进农业发展

D. 提供就业机会

 

“它是一种互动媒体,信息渠道和生活平台”,“它打破了常规的时间、空间限制”,“它集文字、图像、声音于一体……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它”是

A. 广播

B. 报纸

C. 互联网

D. 杂志

 

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迅速发展,出现黄金时代(短暂春天)。当时发展最为迅速的行业是

A. 纺织业和面粉业

B. 冶金业和汽车制造业

C. 造船业和钢铁工业

D. 化学产业和钢铁工业

 

共684639条记录 当前(39355/68464) 首页 上一页 39350 39351 39352 39353 39354 39355 39356 39357 39358 39359 39360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