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题

唐代是否存在夜市,下面有两种说法。材料一来自于《唐六典》:“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下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证三百声,而众以散”;材料二来自唐代诗人王建《夜看扬州市》:“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对这两则材料的说明最合理的是

A. 两则材料完全相互矛盾,不能判断唐代是否已有“夜市”

B. 材料一比材料二更具权威性,可以判断唐代根本没有出现过“夜市”

C. 两则材料反映的地区不同,这说明唐朝在不同地区实行不同的经济政策

D. 反映了当时“市”的管理制度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的经济形势

 

大英博物馆藏有一只汉代漆杯,其底部刻有六位不同工种工匠和七位监督人员的名字。这反映了当时的官营手工业

A. 生产专业细化,官府掌控

B. 生产人员众多,效率低下

C. 生产技术先进,面向市场

D. 生产成本较低,官府出资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这首诗突出反映了当时扬州的繁荣,扬州的繁荣直接受益于

A. 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

B. 位于长江与大运河交汇处

C. 隋炀帝曾多次巡游扬州(江都)

D. 扬州经济富有特色,旅游资源丰富

 

《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可见同姓亲族是西周分封的主体。这些同姓亲族受封时,周王会给予他们

A. 土地和人口

B. 封号和耕牛

C. 土地和耕牛

D. 人口和铁犁

 

秦朝地方百姓如果有了纠纷,需要打官司的话,按秦朝官吏的职责,他应当首先找

A. 御史大夫

B. 县令

C. 丞相

D. 郡守

 

地名的变更往往同时代背景有关,长春市有一条南北交通主干道,始建于1934年,被称为长春市的十里长街。这条大街曾经发生下列名称的变化

①中正大街

②大同大街

③人民大街

斯大林大街
按照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④③

C. ③④②①

D. ④③①②

 

有学者认为,古代推行的某种制度是该王朝“无为而治”治国思想的体现,它扩大了地方政治、经济自主权,促进了地方发展生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有利于发挥地方优势。该学者论述的制度

A. 郡国并行制

B. 节度使制

C. 转运使制

D. 地方三司制

 

史学家钱穆曾说:“从前封建时代,政府和家庭,有分不开的关系,现在则不然了。组织政府的是一个一个人,不再是一个一个家。”这一变化

A. 形成了“家国一体”的观念

B. 利于“民本”思想的形成

C. 推动了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D. 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德皇威廉二世(1888-1918年在位)在统治了德国20年之后,曾骄傲地声称,他从没有读过宪法,也不了解宪法。在他看来,“把德意志帝国锤炼出来的是士兵和军队,而不是议会决议”。以此分析,在当时的德国

A. 宪法不起任何作用

B. 专制思想与军国主义色彩浓厚

C. 议会形同虚设

D. 德皇掌握行政权

 

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这被当时人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根源在于

A. 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

B. 君主专制制度

C. 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

D. 刘姓诸侯王势力强大

 

共684639条记录 当前(28812/68464) 首页 上一页 28807 28808 28809 28810 28811 28812 28813 28814 28815 28816 28817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